第92章(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等到皇帝问起为何不见他那个贴身侍卫之时,夏墨时便以“他的家人找上门来,一同家去了”这番早就想好的说辞来搪塞于祁安皇帝,皇帝自诩仁厚爱人,心系万千子民,自然不会觉得沈云祺跟着生身父母回家有何不妥。

  不过念及小七或许已经真心将其当做一个称职的下属、玩伴和好友,可能有些失意,便再也没在夏墨时面前主动提及沈云祺此人的任何事,夏墨时也再没有在旁人嘴里听到过沈云祺的名讳。

  一开始的每个月,沈云祺都有书信瞧瞧流入京城,虽不过只言片语,却都是些或大或小的好消息,夏墨时每次看过后都能够勾出会心一笑,甚至不禁志得意满地在心中暗自期待着未来,设想着彼时倘若自己真的与夏许淮正面相抗刀剑相向,到底会是谁更加技高一筹,而那个棋差一招最终沦为对方阶下囚之人又到底会是哪个?

  每每想到热血沸腾的时候,夏墨时就要往没几个人的定国候府跑一趟,但未必次次都能够见到夏许淮本尊,更多的时候,还是被管家迎至会客厅,灌了一肚子茶水后就回了皇宫。

  后来,沈云祺的书信渐渐减少,但一旦有音讯传来,都会是比之前更好的消息。这也让夏墨时自觉有了更丰厚的倚仗,平日里的行事也越发乖张,不过这种乖张,瞧在一些人的眼里就是大大的愚蠢了。

  譬如从小心思深沉的大皇子,所以搞得大皇子越发不将他放在眼里,甚至可以这么说,他从没想过这样一个大大咧咧的男孩会是自己的拦路石。

  毕竟,就连一向暴脾气的四皇子随着这些年的成长和在皇后的教导之下,都晓得要收敛棱角、情绪不要那么外放的道理,相比之下,七皇子居然在不知不觉中成整个皇宫当中,性子最跳脱、最喜形于色也最容易被看穿之人。

  又譬如避居在定国候府的夏许淮,按照他一向的习惯与认知,夏墨时这种性格外放之人无疑是太过聒噪且没脑子的,完全没有当初那副一口一个哥哥,叫得甜甜的乖巧模样,看得人格外心塞,却又总能够及时地悬崖勒马,让夏许淮不至于想要粗暴地将这位金枝玉叶丢出墙外去。

  在这一年的时间里,夏许淮这个空有封号却无实权并且尚在丁忧期间的定国候一次朝会也不用上,一次宴会也没有出席过,甚至都没有在任何公共场合见到过夏许淮的身影,这个孝守得可以说是十分到位十分有诚意了,以至于大家仿佛都忘了京城里还有这样一个风华绝代的美男子。

  在此期间,只有夏墨时偶尔会闲得发慌地过来串一串门,虽然每次见面的谈话都不一定有多么愉快,但也算是为死气沉沉的定国候府增添了几分人气。

  直到某天临近黄昏时分,皇宫突然接到东瀛来犯的紧急战报,对方来势汹汹,皇帝赶忙召开了一个紧急会晤,但纵观满朝都是些老弱官员,一时竟找不到可用之人,众人你来我往慌乱非常地推脱了几个来回,方才有人想起定国候府不正好储着一个忠臣良将么。

  虽则定国候尚有两年时间方才出孝,但此番乃是国家危难当头正值用人之际,他们大胆揣测仙去之人的想法,想必夏将军不会在意这一年时间的。

  找到了靶心后,遂齐心协力一同劝谏皇帝下旨派夏许淮出征,皇帝揉了揉被他们吵得生疼的太阳穴,认命般地许可了这个提议,当即,一道圣旨便送到了夏许淮手中。

  听完了宣纸太监细长的嗓音念着圣旨上对他对他们家的颂言,将他们送走之后,看着那块曾经随着他的父亲征战多年的帅印虎符在兜兜转转这么些年岁之后,终于再次回到了自己手中,夏许淮哂笑一声,转身吩咐下人打点行装,只待明日城门大开,点兵东行。

  听闻这则讯息,夏墨时只想骂爹,他那位父皇何时放权竟也能放得如此爽快利落了,旁人说什么便信什么的吗?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