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2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青鸾悠悠叹息,东都这一年,她经历许多,亦明白许多,知道了南星对她潜藏的情意,心中总觉亏欠他良多。

  思绪纷杂,青鸾抬脚向外,门外上了马策马一路往大相国寺而来,拿出怀王妃的名头恳求过守门的小沙弥,进塔拾阶而上,一直攀到顶层,湛青的天幕中圆月高悬,似触手可及,青鸾伸出手,月华洒在指尖,挥一挥手,仿佛看到指缝里漏出的光华,摇曳飘逸着,往不知名的方向而去。

  青鸾看了许久,待心境平复,方下了铁塔策马回转。

  珍珠正在廊下候着,手中捧一封书信,瞧见青鸾进来,迎过来笑说道,“早起就收到了,可今日忙乱,搁在姑娘梳妆台上了,忘了跟姑娘说。”青鸾借着灯光一瞧,是元邕的字,惊喜拆开来,信中言道,战事正酣,若此时离开,势必令将士们寒心,待到得胜再回。青鸾知我,我亦知青鸾,两情长久,今日食言,只为日后能朝朝暮暮。信的背面画一幅青鸾的小像,毛笔画就,白纸黑墨寥寥几笔,却十分传神,青鸾看了笑着咬牙,怎么就能做到样样都好?难怪能通过太国师考验,又得圣文太后青睐,做了从嘉的先生。

  翻来覆去看了不知多少遍,贴在胸前看着月亮笑,满心惆怅烟消云散。

  一夜睡得香甜,次日天刚亮,静王府有人前来相请,青鸾忐忑着过去,进了屋门就问,“二哥,可是出事了?”静王点点头,“太子的生母当年被皇后藏在郊外定慧庵,定慧庵一位老尼给接的生,孩子生下来即被抱走,太子生母追出去跌落悬崖而亡。这位老尼是揭开太子身世唯一的人证,昨夜里却突然亡故了。”

  青鸾急道,“难道是皇后做的手脚?”静王摇头,“自从我寻到这位老尼,就将她秘密藏了起来,皇后并不知情,且如今,她为何而死并不重要,最要紧的是,如何才能给太子最后一击。我思来想去,心中有些乱,不得要领,是以与青鸾相商。”

  青鸾啊了一声,二哥都没了主张,我又能有何主意?皇帝近期虽严惩太子,却未起废储之心,太子的身世若不能揭开,之前的种种筹谋,也许就功亏一篑了。

  ☆、108. 连轴画

  相对枯坐了会儿,青鸾说,“要不,找间接的证人?皇后身旁总有老人吧?”静王摇头,“皇后不只谨慎小心,且心狠手辣。”青鸾垂了头,“二哥都想不出来,我更想不出来。”静王笑笑,“太子这些日子每日都写悔过书,点滴回忆与皇上这些年的父子情深,皇上似乎有些感动,昨夜给东宫御赐了月饼,为防皇上对太子消气,我再给皇上送去些太子变卖的御赐珍宝,省得皇上忘了太子的不恭。”

  青鸾摇头,“终究不是长久之计,还是得尽快设法。”静王手指轻敲几案,“这样,青鸾喝盏茶,看看怀邕这几日的书信,我去后园里走走。”青鸾忙道,“可是……”静王摇头,“无妨,多走动走动,才能多活几年。”

  静王拄杖而出,青鸾坐在窗边看元邕的来信,都是前线的战况,说符离如今实力已非去岁可比,他将那二十万两银子都用来厉兵秣马,如今兵强马壮很难对付,我方将士也十分英勇,是以双方呈绞着状态。

  青鸾想着,若这战争三年五载不结束,就到边城找他去,又见元邕写道,如今天气转寒,我方补给充足,乌孙一方可能粮草不济,届时再予以痛击,需要静王联络北方燕地,不卖给乌孙人御寒之物,再知会大昭,不卖给乌孙粮食,自然了,大昭与我们是亲家,有青鸾的脸面在,大昭皇帝肯定会答应的。

  青鸾抿了唇笑,知道我脸面大,怎么不写信求我?托着腮心想,他在前线辛苦,要给静王写信,给皇帝上书,我这儿,确实是顾不及了,我也不用矫情,反正我每日都给他写,但愿他有空闲看。

  元邕又道,要让乌孙彻底安分,必须活捉符离,他已经与金定相商,制定了计划,只苦候良机,并说此次符离发动战争,确实是芳菲在其中游说,芳菲做了符离的妃子后,凭借手段受到符离的宠爱,并挑拨符离与卫宸君的关系,卫宸君一气之下带着一双儿女离开赤谷城,不知所踪。元邕又写道,芳菲之事无需与青鸾提起,省得她恶心。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