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1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再说了,在京里当官儿的就没人是傻子,如今大梁的变化他们都看在眼里,尤其是岭南的变化,更是日新月异。

  若是再有产量惊人的粮食,大梁的未来必定是前景无限,甚至很可能成为一代盛世。

  他们有幸目睹盛世形成,谁还会傻得自绝前程?

  果然,刚压抑了几天,岭南就传来了好消息。

  之前高子辛在岭南推行晒盐之法,又让钱弼过去办起了造船厂,建造渔船鼓励人出海打渔。如今,已经初见成效了。

  海边的晒盐场已经出现了大片雪白的盐粒,成本比起以往的煮盐法可要低得多了。而第一批出海的渔船也已经回返,载回了满船的海鲜。

  为此,不少消息灵通的商人已经赶去了岭南,而郑垣和钱弼更是趁机开起了海鲜酒楼。很多海鲜大家都没见过,但是郑垣却知道做法,所以酒楼的生意十分火爆。

  他甚至还教人将海鲜做成干货,以便长途运输,方便售卖。

  于是,原本还对出海打渔有些抵触的人,这下全激动了,纷纷跑去船厂预订起了渔船,想要渔船的人实在太多,船厂现做都来不及,只能扩大规模。

  岭南的渔业很快就能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再加上晒盐和正在开垦的良田和山林,可想而知,不必多久,岭南就能成为一个聚宝盆。

  所以消息一传到京城后,朝臣们想到高子辛当初特意在岭南买下了大片山林,顿时动起了心思。

  高子辛会捞钱的形象早已经深入人心,他都特意买下山林了,难道会是赔本的买卖?

  更何况,岭南那边还有大片正在开垦的良田!

  于是这些人心思一动,立即安排人前往岭南买田买地了。结果那些人去了才发现,已经有人捷足先登了!

  岭南的变化吸引来了不少商贾,这些商贾一听说高子辛在岭南买田买地,顿时发了狠,直接砸钱跟着买。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