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1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可惜茹儿自小便体弱多病,能不能活到成年实在难说。

  李应熊不愿世子妃一个人守寡,干脆求了恩典,安排世子妃和茹儿假死,让二人彻底和宁王府断了联系,从此安心住在李府。

  如此一来,宁王一脉就算是真的绝了干净,只剩下一个空空荡荡的宁王府。那府邸修得极为富丽堂皇,一看便能知道宁王的日子过得如何奢靡。

  于是凤瑄干脆抄了宁王府,除了个别犯禁之物留下之外,其余尽皆拿来换成钱粮,充作了军费。

  高亥充为了造反可谓是殚精竭虑,煞费苦心,甚至不惜盘剥百姓,攒下大量的粮食。可惜他一死,他拼着受尽唾骂才辛苦攒下的那些钱粮便直接便宜了高子辛和凤瑄。

  查抄了宁王府,手里有了大笔的钱粮,凤瑄、贺坤和李应熊便再无顾忌,直接紧锣密鼓地准备起来,只等鞑子大军一到,便要给他们一个深刻的教训!

  时间,就这么一日日过去。

  转眼间,秋收之日便近在眼前。

  大梁各地先后开始了秋收,而京城,备受各方瞩目的皇庄,更是难得地迎来了惊人的大丰收!

  因为是第一次大片种植,不比宫里的温室,所以这一次的收获算得上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日子。

  为了这一次的丰收,高子辛不仅事先就让凤瑄将皇庄上下严查了一番,留下的全都是可靠的人,在收获之前,更是问了好几次,确定玉米、土豆和红薯长势都格外好,他这才下定决心,打算亲自去皇庄一趟。

  不过,钱庸一听高子辛要亲自去皇庄,收割第一株玉米、土豆和红薯,立马双眼发亮地表示要跟着一起去。不仅如此,就连朝中的其他大臣,听到消息后也全心动了。

  一开始,朝中众臣除了钱庸等极少数之外,并未太在意所谓的玉米、土豆和红薯,毕竟宫里的温室收获的产量,高子辛对外是严格保密的,这些人并不清楚。

  可是等皇庄里种下了,人多眼杂,这东西就不太瞒得住了。

  普通百姓或许还不知道消息,可朝中众臣一传十十传百,很快就全都知道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