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1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他顿了一下,解释道:“凡人入境,此地皆要尽心招待,招待之后自会放施主离开。”

  方域扫了一眼案几上的食物,只见桌上有堆成山的仙桃、烤成亮红色的整只烤猪、整只羊、鸡与鱼等等,还有各种山菌、山菜做的素食;酒瓮中的酒液色泽亮红,倒入杯中如琥珀流光,酒香醇厚,闻之忘忧。

  少女看到方域看了桌上的菜,大喜,他看哪道,少女就用纤纤玉手执筷为他挟到盘中,很快他面前的盘子里就堆满了美味的食物,所有人都期待的看着他。有几个大胆的小孩子跑到案几前,巴着案几,乌溜溜的眼睛看着方域,少女佯怒的轻轻瞪他们,再抱歉的看方域。

  僧人笑道:“客人用过后,就可以把这案上的食物分给他们,他们这是等不及了呢。平时他们可吃不到这么好吃的东西,这样的美食只在招待客人时才会端出来呢。”

  方域似乎是不忍心看小孩子的样子,他把盘子推到小孩子的面前,示意他可以吃。

  小孩子却十分懂事的摇头退开,还把盘子又推给方域,仿佛是一定要客人先吃才可以。

  可方域在盘子推回来之后,还是一口不动。

  僧人略有些惊讶,就道:“客人若是不饿,不如先饮些美酒。”

  少女就双手擎着酒杯,颤颤的捧到方域面前,目露哀求。

  方域看了她一眼,两人眼神相对,少女眼中泪光盈盈,欲语还休。

  方域微笑了下,少女面露喜色,将酒杯往前又让了让,他却抬头目视僧人,笑着道:“你说你叫八宝,是这八宝寺的第一位主持?”

  僧人含笑点头。

  “但八宝寺这名字却是在民国时一位军阀的姨太太取的。此寺原名朝雾寺,而且不是和尚盖的,是一个醉生梦死的大家子弟为了出家盖的,不过盖完后他一天也没住。”方域笑着说。

  枣山这野寺的历史其实很悠久,久到能追溯到南朝时期。不过到底南朝时那个宋朝门阀子弟盖的野庙最后是倒了还是变成八宝寺的前身了,这个他并不清楚。他只知道在查枣山时,才知道这山在几百年前不叫枣山,而是“早山”,据说跟一个诗人有关。诗人想看日出所以每天早上都早早起来爬这个山,足有一年,自认为自己必是这山间唯一一个尽享清晨美景的人,结果一日在山中遇到一樵夫,闲谈时才知道樵夫祖孙三代每一日都会看遍这山中美景,诗人说何处景致最美,樵夫便摇头道:“不及另一处。”二人谁也说服不了谁,就相约第二日去樵夫所说的那个地方赏日出,比比谁选中的景致最美。结果第二日樵夫带着诗人去了他选的美景处,诗人当即就被这美景震得连话都忘了怎么说了。二人前后比了三次,诗人心服口服,道以为自己起得最早,对这个山最了解,谁知是他狂妄了,更是听闻樵夫每日三更就上山,祖孙三代几十年都是如此,他们才是最了解这个山的人。诗人甘拜下风后,便有人说谁上山早就能看到这山的美景,于是大家都比着看谁更早登山,天长日久,此山就成了早山。

  早山是不是枣山?因为没有早年的地图做验证,其实也只是推测。方域看的资料是本地搞的旅游图册,为了宣传本地的旅游资源。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