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1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闲话不多说,且说严默看到制作木材多出来的枝干,很自然的就想到了制作木炭,但他从来没有这方面的经验,只听过一种制作木炭的土法子。

  这制作木炭的土法子就是:在地上挖个坑,底下铺上易燃的干草,把树枝一层层垒放上去,湿木也可,点燃最底层的干草,事先点上也可,最后上层封土,中间留个小洞,让里面的树枝进行闷烧。途中要注意观察,烧好后记得用沙土水灭火。一般干木头闷烧需四天左右,湿木七天。

  通过这种土法有可能烧出木炭,也有可能什么都得不到,而且烧出来的木炭质量也一般。

  他把这种土法子教给猛,让猛带人去尝试,他就不管了。

  二猛抓头,这说得不清不楚的,只说是给阿乌族人的考验,可是他觉得这更像是给他的考验。

  坑要挖多大多深?在什么地方挖?树枝要放到多少?怎么垒放?湿木如果还没烧起来,底下的干草就烧没了怎么办?上面留个小洞要多小?如何观察闷烧情况?还有最重要的是要烧到什么程度才算烧好?

  可是再问严默,就见他们的祭司大人一脸莫测高深的表情,只说:这是给你们的考验,如果我什么都教给你们,那还叫考验吗?自己先动动脑子,弄出这些东西,对你们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猛不想动脑子,他对严默画出的各种木制家具更感兴趣,于是他把这个烧木炭的方法教给阿乌族人,直接说这是祭司大人给他们的考验,弄出来可以让他们生活得更好,然后他也不管了,带了一批人上午训练,下午折腾家具。

  阿乌族长把这个任务接了过去,就跟之前的鞣制兽皮和琢磨麻线一样,他和他的族人都不觉得这是考验,而是祭司大人在变相地帮助他们让他们生活得更好。

  阿乌族人心怀感激,在食物充足的情况下,没事就去琢磨这三件事,而随着时间过去,他们在不断的失败过程中也渐渐总结出了一些经验。

  严默除了吩咐阿乌族人做这三件事,另外还提出了一个长期有效的考验,就是找东西,言明如果发现一些他描述的东西,或者其它有特别效果的东西,告诉他,他也会给予特别奖励。

  严默本来也只是随口一提,本没指望阿乌族人真的找出什么特别有用的东西,但在十天后,在他给那些孩子第一次放假,让他们回去部族住地看望家人,顺便让阿乌族放心并炫耀的第二天,一字眉和大眼睛带着几个阿乌族人,伴随着一个手捧一块凝结的石头的同伴出现在盐湖左眼角处。

  一字眉和大眼睛跑到石屋寻找严默,其他族人不能来此,只有他们可以,这让这些小毛头也相当得意。

  一字眉还好,人比较沉稳,像大眼睛和熊孩子撒之类的小鬼在回家后,那真是无师自通地学会了吹嘘和炫耀的本领,在他们的形容中,那石屋就好像神殿,教授他们知识、会给他们弄好吃的祭司大人则就是神!他们生活的地方就是天堂!

  当然,他们那时候还不知道神殿、天堂这些词语,只能用他们贫瘠的想象力和词汇来拼命形容。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