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三条原则也是晏卿告诉他的,徐里长一听就觉得晏卿是做大事的人。不像他,看到盐大卖,就已经乐的找不着北了。

  二人连忙应下,原以为学习这晒盐法要付出很大代价,但没想到人家只提出了这么几条要求,而且也是为了他们好的要求,那自然没有不答应的。

  于是很快,隔壁两个村子也开始大规模的建起了盐田。其他稍远一些的村子见此,也来询问能不能跟着一起干。

  得到的答案是肯定的,只要遵守徐家村定下的规矩,就可以学这种晒盐法。

  于是,海西的盐业越做越大,名声也传的也越来越远。

  当然,这都是后话,眼下徐家村的“盐乡”之路才刚刚起步。

  在晏卿教了村里人制盐后,晏卿一家的地位在徐家村水涨船高,最直接的体验就是:有人来给徐家三兄弟说媒了。

  晏卿教会大家伙这样一个吃饭赚钱的手艺,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这孩子是个有大能耐的,有那些心思灵巧的,就瞄上了晏卿的婚事。

  这个婶子提她娘家侄女,那个大娘提她外甥女,一时间晏卿家的门槛都快被踩烂了。

  然而晏卿压根没打算成亲,不过这话肯定不能说出来,所以他只笑道:两个哥哥都没成家,所以还轮不到他。

  也是,总不能越过哥哥,弟弟先成亲。

  于是七大姑八大姨们开始给徐老大哥俩提亲。

  反正都是他们一家的,他们几兄弟感情又好,晏卿出息了还能不拉扯他两个哥哥吗?而且徐家老大老二也不错,踏实勤快,总之也是好小伙。

  徐母十分高兴,两个儿子都老大不小了,以前穷的娶不上媳妇,现在天天有人来提,别提多让人高兴了。

  于是,徐母也雷厉风行的,很快给两个大的定了亲。徐母十分务实,他们家只是普通人家,几个月之前还穷的叮当响,现在虽说有两样赚钱的手艺傍身,但也不觉得自己就比旁人高一等了。因此她选儿媳妇还是选的门当户对的,都是附近渔村的姑娘,老实勤快能干。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