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1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并非生计不顺,只是多年不见,母亲久病缠身舍我不下,不忍我去投军,故此有些烦闷出来走走,不曾想在这里扰了君上的兴致。”少年沉默良久后才望着陈娇打出的水漂轻声说。

  “没什么打扰,我也是闲来无事出来走走。看你年纪不大竟然有想从军的想法,从军危险,你刚寻到亲人你母亲不想你去也是为了你好。”陈娇淡淡的说。

  少年回答陈娇的话一直都非常恭敬认真,他低下头道:“我自知母亲的良苦,但恩师曾教导我男子志在家国,投军入伍北击匈奴这便是我自幼的夙愿,让君上见笑了。”

  原来是志在军中的男儿。陈娇转过身重新打量着眼前的少年,谈到他来此的目的时他说话神情专注目光清远,声音虽有抑郁的无奈却也包含对亲人的牵挂,但一提到投军志愿时他的声音就变得字字铿锵句句有力,显然决心坚定不容动摇。

  “那你怎么办呢?”陈娇有些好奇,对于志向坚定的少年他又会如何在亲情和家国之间选择呢。

  少年微叹摇了摇头:“这些年来不能尽孝已是不敬,我与姐姐并非同父,她们多年照顾母亲如今又待我不薄我不能忤逆母亲抛下姐姐,不过待母亲病情好些我还是会说服她让我去从军,眼下……顺从母亲尽孝才是。”

  陈娇记得第一次见到少年的时候他曾对那些乡民说继母兄弟容他不下他才从父亲家出走,想来她的母亲当年也是有夫之妇生下他后必是撇下他独自离开了郑家,这种事他不可能不从继母的口中得知,既然知道母亲当年抛下了他如今还能把尽孝放在首位足见此人心胸非凡品性极佳。

  少年看似矛盾的妥协、坚定,退让、坚持以及出身寒门的他不经意间流露出的家国情怀都让陈娇对他刮目相看,甚至因为他的性情让陈娇对这个只见过两面的少年产生了几分欣赏之情。

  “你若是投军想必定会有一番作为,说不定日后带军为将官至封侯也未可知。”陈娇这几句话完全出于对少年志向的肯定和鼓励。

  少年先是微微笑了,然后摇摇头道:“君上吉言,我当年家境穷困寄人篱下只求免人笞骂,现今唯求一报国之机,又怎敢想什么立功封侯。”

  说起身份低微他日显贵陈娇第一个便想起前世她极看不上眼的卫子夫和她的弟弟卫青,那卫青不也是骑奴出身后来做了大将军么,依她来看眼前这少年还要比卫青出身好些。

  “前事谁又说的准,李斯当年来见秦皇时也不过是个潦倒的门客,他自己恐怕都没想过能成为六国丞相呢。”陈娇对卫家没什么好印象,想起卫家的卫青她潜意识就执拗的希望少年比他更好,于是鼓励少年鼓励的更起劲,“我觉得你一定会美梦成真的。”

  少年不期两次受到陈娇的支持与鼓励,他初来长安就受陈娇恩惠,心中只觉无数显贵都不及陈娇,在他眼里陈娇既是恩人也是贵人,能得到如此尊贵之人的肯定他心中自是惊喜异常,只不过他从小的经历造就了他隐忍内敛的性情,是以那十分的激动兴奋在他脸上也只露出三分。

  “多谢君上。”少年受了陈娇的夸赞有些羞赧,清癯的双颊染上一抹桃色。

  陈娇摆摆手望了望偏西的太阳道:“眼看快要日落了,冬日长安夜来的早你早点回去吧。我是要走了,向你的母亲代好望她早日康复。”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