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1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他们俩因为官职不大所以不是很清楚,文丞相作为中书省却是从头参与到尾的。当年文丞相虽然不声不响,但却最得先皇信任,从先皇感觉自己力不从心要立遗旨之时没有选择自己平时最喜欢的周相,而是宣了文丞相进宫便可以看出来。

  先皇当年立的遗旨是:废太子,康王继位。

  就在遗旨立好的当天,苏贵妃母子正春风得意,偷偷庆祝之时,康王突然七窍流血,倒地不起。若不是永春宫中奇珍异草不缺,医治及时,康王当初很有可能就直接毒发身亡了。然而即便御医耗费一天一夜终于将康王从鬼门关拉回来,但他的身体也破败如纸片人一般,一场风寒就能要了他的命。

  先皇几乎在康王毒发后立刻知道了消息,震怒之下竟然回光返照,精神头极好,立刻命人绑了当时还是太子的皇上。事情都不需要查,先皇本来子嗣不丰,又因他生性多疑,对于后宫倾轧之事从来不公正处置,公主们还好一点,皇子们几乎就没有存活下来的,以至于那时成年的皇子就太子和康王两人。他前脚刚写好遗旨,后脚康王就遭遇不测,除了能得利的太子,还会谁呢?

  结果先皇还没来得及处置太子,一向木讷如隐形人一般的皇后突然站了出来,亲口承认毒是她下的。皇后在后宫显然过的不好,明明是天下最尊贵的女人,却满头银发,脸上爬满了皱纹,目光中充满着疯狂的报复的快意。

  先皇怒不可遏,直接下令要处死皇后,皇后却畅快大笑,道她一个月前已经通知了瑞亲王先皇的身体状况,想必瑞亲王已经在进京的路上。

  瑞亲王是先皇的异母弟弟,是祖皇帝最喜爱的儿子,祖皇帝晚年虽然耽于享乐,但却一直在培养合格的继承人,先皇资质平平,除了是皇后嫡出一点之外几乎没有任何的竞争力。瑞亲王却是祖皇帝最看好的人选,要不是祖皇帝去的突然,瑞亲王等几位资质不错的王爷都在外历练,怎么都轮不到先皇来当皇帝。

  可想而知,瑞亲王等人怎么甘心?显然先皇也是明白这一点的,不过先皇别的不行,玩弄权术却炉火纯青,所以他死死的封锁了送出京城的消息,将一批能干的老臣派遣出去镇守国家重要的地方。以至于几位亲王王爷甚至没有赶上参加祖皇帝的葬礼,等他们两个月后风尘仆仆的赶回京城时,不但事情已经成为定局,还被先皇扣上了不孝的帽子。

  几位王爷差点气炸了,然而事情已经成为定局,当时的大云朝因为祖皇帝晚年的懈怠已经显露出内忧外患之势,作为合格的继承人,瑞亲王知道国家经不起内耗,先皇又继承了历代皇帝才有的护龙卫,一时间也没有好的办法,只能死盯着先皇抓把柄。

  先皇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堪堪将瑞亲王打发去了荒凉的封地,若在这个节骨眼上处置了皇后,瑞亲王进京后坚持详查的话必然会牵连出一系列的事情:康王中毒,皇后是凶手,作为皇后嫡子的太子也将染上污点,那么瑞亲王很可能抓住这一点说先皇后人当中没有一个人有资格继承皇位,想必他很愿意来接手。

  显然再恨皇后也比不上皇位旁落重要,所以先皇不得已重新改了遗旨,令太子继承皇位,至于皇后,皇后自然也必须活的好好的。

  苏太妃一朝从天堂跌落地狱,当然不甘心,可儿子生死未卜,她没有任何筹码。皇位落在一向没什么大才的太子手中她还有机会,若落在瑞亲王手中,她怕是更没翻盘的可能了。

  不过她虽然没有再阻碍,却也不会让阳翟帝痛痛快快的登基,所以在公公宣读完太子继位的圣旨之后,她便拿出先皇给她和康王的遗旨:苏贵妃封太后,永居永春宫,康王多病,皇上必须友爱兄弟,不许赶康王出京,请众臣监督,若新皇对兄弟不好,请跪太庙以示惩戒。此外,特留一队黑甲护卫给康王母子,只负责保护他们的安全。只要违背先皇遗愿,无论是谁都可以先斩后奏。

  这荒唐的遗旨一出,众皆哗然,就差明晃晃的说不许新皇为难苏贵妃和康王了,甚至皇后还没分封,贵妃倒先当了太后,还有那一队黑甲卫,任何人都能先斩后奏,岂不是皇上也包括在内?

  先皇真是老糊涂了,顺当传位不好么?还要专门给太子上一道枷锁,若以后大臣们拿了这个把柄,不高兴了就说皇上对康王不好,皇上岂不是没事还得去太庙跪一跪?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