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想必当年秦王中毒之事,先帝也是知道的。先帝向来最疼秦王,天心偏谁,人人皆知。可君无戏言,既然已立了卫王为太子,便不能朝令夕改。卫王忌惮弟弟,竟与他人合谋绝了秦王百年子嗣。先帝与秦王都知此事与卫王有关,偏生就是没有实证,秦王断嗣之事一旦传出去,最大的得益者,也只能是卫王。

  国不可无君,君不可无后。

  单只“无嗣”二字,秦王便永远失去了成为太子的资格。

  那时候秦王无子,秦王妃腹中孩子许多太医都说多半是保不住的。卫王膝下仅仅只有一子一女,如若真废了卫王的太子之位,将他贬为庶人,可这断嗣之恨,岂是贬为庶人就能忍下了?多半,卫王是要死在秦王手中的。

  即便是立了皇孙为太孙,待他长大后,若从小人口中得知卫王之仇,只怕也不会轻饶了秦王一门。

  帝家最怕杀戮纷争,仇恨已开了个头,若不及时按住,只怕会无穷无尽,甚至祸及大燕,让燕氏断绝。

  先帝是越想越怕,也越想越悔,真不该一气之下,立了卫王这样器小之人。

  一朝恩怨一朝算,切勿拖到下一辈去。

  先帝最后单独招了秦王夜话,立下了这道密诏,并且将能调动宫卫的一半虎符亲手递到了秦王掌心。

  “代朕责之,却不可杀之。”

  当年虎符交到秦王掌中时,这是先帝给他下的令。先帝爱秦王,却从未真的懂过秦王,断嗣之恨,就算兄长拿命偿还,又能如何?

  大燕若是兄弟残杀,只会招致亡国。

  秦王一直都比卫王看得远,先帝留给他的这道密诏,他虽然收下了,却只当做一道保命符,他只希望,这一辈子都不要用上。

  后来先帝驾崩,卫王登基,本想先下手为强,先收拾了秦王,哪知秦王突然请辞,赋闲在府,成日与文人墨客一起修文选,编诗稿。

  秦王已经示弱,再若借机报复,便是天子的不仁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