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从这些话里不难知道当今圣上对齐王的信任处在一种奇怪的境地里,既信任着又忌惮着。

  樊渊心思只在心里转了一圈,没有表露出来,而是一本正经道了谢:“渊省得。多谢汪相公教诲。”

  汪殷浩的态度友善,那张方正的脸上看不出算计。他打量了樊渊两眼,不咸不淡地说着:“好自为之。”

  说罢,便自行笼袖而去。

  樊渊在西华门检验牙牌并登记后进入皇城中,前行至左顺门。除了左顺门之外,哪道宫门都不允许他跨越,他被许可的行走范围也不过是文华殿左右。

  此时晨光初起,宫阙里映着旭曰光芒,樊渊没有着急进去,而是习惯性地在殿外转了转,熟悉周边环境。

  在樊渊印象里,汪殷浩此人算是一代名臣,历经三代帝皇,在政权变更中依旧平平稳稳地朝堂中屹立不倒。隆昌年间的六王之乱他没站队,到了幼主登基后他果断襄助辅佐,到后来的齐王还政他淡然旁观,之后没有几年就告老还乡安享晚年,无病无灾到寿命已尽才去世。元载帝那时尚且在位,便亲赐谥号“文肃”于他。

  这谥号已经不低了,不但是个美谥,还是美谥中的上谥,比恭、敬、安、诚、惠之类的谥号高得多。

  汪学士似乎一生都走在正确的道路上,不知羡煞了多少后人。

  从不做“错误”选择的汪殷浩为何要突然提醒樊渊呢?

  为了樊家?不像。汪家的势力与樊家一南一北,没什么直接冲突。

  看好他个人的前途?汪殷浩都是内阁大学士了,从他在元载帝亲政后不久就辞退官职来看,他对首辅这个位置没什么野心。

  那是……

  樊渊思来想去,到底还是不得不想到齐王头上去。

  类似的话齐王也曾暗示过,今日汪殷浩又重新提起而且也带上了齐王,这一切……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