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2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晚晴此时也知他在外是个带兵打仗的将军,但她一个大字不识犹如盲眼的妇人,又不知伏泰正与那老监究竟有什么关系,低声道:“我并不懂这些事情,你为何要问我?”

  伏罡道:“我在凉州戌边多年,如今朝廷与凉州渐有分裂之势,我不愿持矛与自己人相向,才请辞卸甲。如今既然张内侍逼到门上,只怕是要逼着我做个决断了,忠君忠义,两相难圆。”

  晚晴不懂朝事,县令往上的官儿都不知道还有谁,想了又想才道:“忠于对百姓好的那个准没错。”

  前朝白居易写诗,总要先给不识字的老妇孺们读过,她们觉得好方能成诗。其实政事亦不如此,忠于谁,朝以百姓为基石,忠于百姓才是最重要的。伏罡许久不言,晚晴亦默默立着。

  她从前夜起连番受了打击悲伤到极,如今却有些破罐子破摔的敞快感。担悬了几年,期盼了几年,伏青山却早已离心。无论好坏有个结果,总比日日强撑着苦等的要好。她背靠在门板上长叹了口气,听见铎儿在炕头上一人玩闹的声音又抑不住悲伤起来,张了张嘴道:“我的铎儿自打生下来还未见过爹长什么样子。”

  无论大人如何,合离后彼此两宽,再娶再嫁仍能重新开始,终归仍是孩子最可怜。

  伏泰正不是女子自然不懂晚晴的伤感,试探道:“你寻良人再嫁即可,这不是难事。”

  晚晴咬牙切齿道:“我凭什么要再嫁?这个家是我的,我哪里都不会去。”

  ***

  这日伏青山应邀而往陈漕巷,到巷口就见有个中等身材,精瘦,眼神凌厉的男子自巷中走了出来,心觉得这人似乎有些面善,一时又想不起来在那里见过。一双眸子盯紧了他的背影瞧着,自下马台上下了马,将马拍给那小厮,自己提鞭负手进了高含嫣这私院,知书早已等在院中,见了他先是敛衽屈礼道:“伏姑爷安。”

  虽四处无人,知书却仍是近前一步,轻声道:“我家老爷在东院正房中坐着,我家小姐叫您不必惊慌,若有不当之处,她自会替您圆过去。”

  伏青山伸鞭指了道:“烦请姑娘带路。”

  知书在前走着,伏青山在后慢步跟着,到了东边一处院子,知书伸手请了便退在门外,伏青山自上了台阶到了正房门外,拱手报道:“下官伏青山求见尚书大人。”

  高含嫣撩了帘子在内笑道:“君疏快些进来。”

  高千正穿着棉袍披着外氅,在临窗大炕上盘腿坐着,他是个高大清瘦的老者,很有些文人气息,却管着大历的兵马。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