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2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你知道怎么让玻璃形成很大块,又或者是透明的吗?玻璃屏风确实还有市场,在这个时代卖,估计能卖出天价。】“……你也不知道吗?”卫玠充满期翼的看着拓跋六修。

  【我不是万能的,我只是个灵魂,我为什么要知道玻璃是怎么制作的?】“但你知道很多有的没的。”好比欧阳建是谁。

  【因为这些历史我大部分都经历过,但是对不起,我没在玻璃厂蹲守过。】这是发生在去年的对话,然后在最近的一年里,由对制造玻璃屏风好赚大钱的渴望驱动,卫玠在家里养了一群道士,以“炼丹”的名义,希望他们也能误打误撞的捣鼓出玻璃或者火药。顺便的,卫玠还花钱使了一些走南闯北的商人,去找从西天竺国来的扶南船舶。

  一年过去了,卫玠除了源源不断的投入金钱以外,什么都没得到。

  说回唯物辩证脑洞大的欧阳建,作为艰难的在一堆信奉玄学搞唯心主义名士中寻找生存空间的“清流”,欧阳建神奇的真的占有了一席之地,因为他总是在清谈中唱反调的那一个。

  如今大部分的名士都在主张“言不尽意”(语言不能表达事物),欧阳建偏偏写了个短短的只有二百六十八个字的《言尽意论》,表达了“客观世界是离开人的概念和语言而独立存在的,但语言概念又是人们用以说明客观世界的工具语言”(引自度娘)。

  在很多名士都逃避似的向往出世时,欧阳建却和阮籍一样,在意的是入世。

  卫玠一开始很奇怪,这样的欧阳建为什么还没被其他名士打死,后来才发现欧阳建有自己的生存之道,他虽然不在乎所谓的玄学,但他可以游刃有余的依附玄学而生。

  这……正是卫玠所需要的人才啊!

  卫玠觉得玄学很好,但他也必须说玄学不实用。如果西晋所有的官员都像他二舅那样,整天都在想着归隐山林、打死不工作,那西晋迟早药丸。事实上,历史上的西晋也确实完了。在寄情于山水,也要有人干活儿啊。

  也就是实干派。

  实干派哪里来?卫玠想了很多点子,其中之一就是让欧阳建慢慢渗透那些洛阳太学的学子的想法,为后世留下唯物论的思想火苗,真正繁盛的朝代的思想学说,永远是百花齐放的,而不是统一的,压抑的。

  当世界只剩下一个声音的时候,往往才是最可怕的。

  套用卫瓘老爷子的想法来说就是,真正厉害、站得住脚的学说,是不会惧怕任何反对派的,你觉得我们的学说有问题,那好啊,欢迎来辩。他们有理,他们又怕什么呢?真理越辩越明。真正会害怕的,永远只会是那些一辩论就原形毕露的东西。好比封建礼教,很多都是自相矛盾,又毫无道理的。

  欧阳建如今还只是个小小尚书郎,一心想要谋求更大的发展,却不得入门。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