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2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再强的人算,也抵不过天算。祭巫人还没到京城,晋武帝就先挂了,死的莫名其妙,死的猝不及防,不止打乱了拓跋六修的计划,也打乱了很多人在背后不同的小心思。

  广陵王看完“远在千里之外,没能在晋武帝生前征得回京诏书”的盟友的信,气的摔碎了一书房的精美瓷器,一遍遍的询问来禀告这件事的线人:“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明明昨日还见皇祖父精神奕奕的见了父亲和皇叔!”

  广陵王这里说的皇叔,指的是太子司马衷一母同胞,但在很小的时候就已经被过继出去的亲弟弟司马柬。

  历史上的司马柬只是被特许住在已故的齐献王的宅邸;而在这个平行宇宙里,司马柬是直接就被过继给了没有嫡子的齐献王。

  说起这个总是活在别人话语里的已故齐献王,其实有不少的官司可以唠一唠。

  好比齐献王身为晋武帝一母同胞的亲弟弟,曾手握大权、尽忠职守,却被晋武帝多加猜疑,最后气到呕血而死。

  也好比当年卫玠的二舅王济彻底和晋武帝闹掰的导火索,就是因为齐献王。晋武帝猜忌齐献王,要让他回封地,王济却觉得齐献王性情温和,有治理国家的才能,他走了,朝堂就真的要乱了。王济不仅自己给齐献王求情,还说动了常山公主并京兆公主(晋武帝嫡亲的妹妹),一起入宫哭诉,让晋武帝想发脾气都没办法。最后,晋武帝实在是没辙了,就贬了王济去做国子祭酒,以求耳根清净。

  更好比……卫老爷子与和峤二姨夫当年看中的皇位继承人,就是这位齐献王。比起傻太子,自然是同为先后嫡子的齐献王要更适合当帝国的继承人。

  可惜,如此受欢迎的齐献王,最后还是逃不过英年早逝的命运。

  打算让齐献王当继承人,废掉傻太子的群臣,在齐献王去世后,都遭到了晋武帝的厌弃与打击。过了好些年,卫老爷子和王济等人才重新回到朝堂的顶级权利圈。

  而未免将来司马衷也面临“齐献王之危”,晋武帝就咬咬牙,狠狠心,把自己聪慧大度的嫡幼子司马柬,脑洞大开的过继给了没有嫡子就已经故去的齐献王。司马柬小小年纪就继承了齐献王的食邑和爵位,还被晋武帝以各种名义不断加封,成为了中原诸王中食邑最多,待遇最高的王爷。

  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这是晋武帝在对幼子表达愧疚的心理,想要通过物质补偿他。

  司马柬也是个很神奇的人物,他从始至终都没有怨恨过自己的父亲和兄长。历史上他明知道自己的哥哥是个傻子,也没有起任何夺位之心;而在这个平行空间里,他也高高兴兴的呗过继了出去,安心当了一个地主家的傻儿子。虽然,咳,也许他哥其实才适合这个角色。

  “历史上的司马柬为什么没继位?”比起广陵王这个庶子,明显司马柬更适合当继承人啊,兄死弟及,历史上又不是没有这样的例子。

  【他在元康元年就死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