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2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但这还不是最悲哀的。

  最悲哀的是,拓跋六修的母亲,在明知道她的丈夫不是个东西,甚至最后为了让他心爱的小儿子上位,而毅然决然的废了她之后,她依旧爱着他。

  说句实话,卫玠不太理解这种想法,他更倾向于君既无情我便休。

  【我也不理解,但我大概知道为什么。】

  拓跋六修的伯父和父亲,在历史记载里,都有一句容貌俊美的形容词。允文允武,又长得好看,还是部落首领,这样的人设,在特别爱美的魏晋时期,自然招人喜欢。

  拓跋六修不是说“因为他母亲爱他的父亲,所以他父亲就必须也爱他的母亲”,但至少在他的母亲为了他的父亲付出那么多之后,他父亲应该给予他母亲最基本的正妻尊重,而不是说废就废,仅仅是为了扶妾的儿子上位。

  小时候拓跋六修因为长的“丑”的问题,总有些自卑,觉得他一点都不像他爹的儿子,怪不得他爹不喜欢他。

  长大后,拓跋六修却反而很庆幸,他一点都不想像他爹,无论是在容貌还是私德上,他都不想和他一样。那是一个自私到不可思议的男人,大概是一代天骄的日子过的太长了,让他得意忘形,看不到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拓跋猗卢的那些功绩里,有多少是拓跋六修母亲的家族帮他完成的?又有多少是年幼的拓跋六修匹马上阵为他攻城略地拿下的?他通通都忘记了。

  拓跋猗卢只记得在叔父和兄长死后,他顺理成章的接管了三部,成为了真正的索头部首领。英雄暮年,他老了,糊涂了,想要过河拆桥、卸磨杀驴了,以为整个部落就可以这样任他肆意妄为。

  于是,拓跋六修亲手杀了他,让他明白了他的那份自大到底有多么愚蠢。

  当然,拓跋六修也很快就死在了自己的弟弟手上,一报还一报,报应不爽。

  这些过去如走马灯一般快速的从拓跋六修脑海里划过,嘴上却实在是不知道该如何与卫玠说。他和他父亲之间早已经没有了什么亲情,只剩下了利益之争下图穷匕见的你死我活,很难看、很丑陋,他杀了他的父亲不是因为什么你为什么从小就不喜欢我这个长子,而是若他不动手,那么死的就是他了。

  拓跋六修和卫玠就这么讲了差不多半个时辰,淮南王也就这么看了半个时辰。

  实在是有些煞风景,拓跋六修愿意告诉卫玠这些过去,也愿意去相信卫玠,但他不想在有外人在场的情况下讲下去,这毕竟是一件十分私密、几乎可以说是剖开拓跋六修整个人给卫玠看的事情。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