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1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那一点微妙的心虚和不开心,让齐二叔见到暖香的时候客气居多,难有热络。但他送暖香的见面礼倒是很丰厚,一口袋小金鱼小金花,镌刻五福呈祥三星高照等福语的金元宝,还有一把葵花形金锁片,挂在云纹对口金项圈上,分量很足,垂着璎珞。齐家女儿都有一把,暖香也得配上。

  众人一起给老太太磕头,老太太满面欢喜的请起。接着四个女儿三个儿子都去给齐二叔叩头。齐志青刚刚迈入豪门行列,生恐被人耻笑,对礼仪规矩分外讲究些,端端正正坐着,盘钟一般,生受了儿女们三个响头。暖香以见长辈的礼见他,动作也恰到好处。齐二叔看着一起撅起的七个屁股,又看看暖香,心道不必那么急着过户。

  老太太在病榻期间被暖香的虔诚孝心所感动,便欲让暖香过到二郎的名下,这样她便不用再做孤女,有了名义上的父母,日后许多事都好办。齐二叔想了想,说道:“母亲一番心意,孩儿自是明白,但大哥大嫂已经眠于九泉,唯有这一点骨血,若记在我的名下,大哥一户岂不绝后?母亲放心,孩儿自然将侄女当亲女儿看待,以后无论说亲还是嫁妆,都由我料理。”

  老太太觉得有理,便不说什么了。唯有李氏又是一阵不悦。她如此厌弃暖香,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忠勇伯府不过刚刚建立,没什么家底。她也没什么嫁妆,伯府嫁女少说也得五千两银子,男人又不置生业,伯府体面又要维持,哪里那么多凑手的银钱?虽说有封地,有食邑,穷自然是穷不了,锦衣玉食也尽有的。可是有种情况叫越富越缺钱,说的便是如今这般。上京达官显贵何其多?要出头露尖是容易的?

  这贵妇圈里的人都是一双势利眼,看人不看脸先看衣裳首饰,说起那谁谁不叫名字也不提模样,一开口就是“那个穿天水碧五彩缂丝锦襕裙的”或者“那个戴朝阳五凤挂珠钗的”她是外放六品小官的女儿,好容易嫁入了豪门又要在娘家人那里扮阔,维持尊荣。自己使五万两都不可惜,别人身上花五两都肉疼-----一错眼看到明月,这前妻生的拖油瓶还在那里站着,马上要出一大笔嫁妆,真是让她浑身的皮子都难受。

  当然,这些心事表面上是看不出来的,李氏嬉笑盈腮亲自给各个姊妹添粥:“腊八节乃是五帝校定生人处所,受禄分野的。可以谢罪祈福,延年益寿,令人所求从愿,求道必获。今天就要喝腊八粥吃腊八蒜。大吉大利,福寿延绵。”

  这一串吉祥话说的老太太格外开心。她需要这么一个干练能趟事儿的儿媳妇----尽管她实在太长袖善舞了点,连自家人都算计。

  众人都起身道谢,暖香也客气乖巧的说谢谢婶娘。

  有齐二叔这个重规矩的人在,大家无法像在慈恩堂老太太面前那样,说笑自如,一顿饭吃的鸦雀不闻。老人家也不大习惯这么庄重的吃饭氛围,她还是喜欢一边捧着碗一边扯家常。于是便让儿子忙自己的,年下同党往来极多,不必在这里耽误。齐二叔又让了老太太一次才离开。大家齐齐松了口气,相视笑出来。

  齐明珠转转眼珠看暖香:“三姐,你在乡下的时候怎么过腊八呢?听大姐姐说乡下的腊八粥里只有枣子和花生是这样吗?有时候还会用红豆绿豆小米来杂伴。听说白晶米根本见不到的,都是糙米是不是?”

  明月是个实在人,见问便道:“我们当初在北边,确实是这样的,三妹妹在南边,金陵府,应该有些不同。”

  看到她眼中的得意,暖香便知道她是想薄自己没见过世面,下巴微微点起,视线落在她鼻子上

  “白米江米菱角米,紫米薏米高粱米,红豆栗子黑枣泥。核桃仁杏仁瓜子仁,花生榛子葡萄干,奶片白果大松子,桂圆莲子枸杞子。喜欢放什么就放什么。”

  齐明珠正为鼻子被盯着而局促,听她报出这么一长串名字,又惊又怒,便掩了半边面:“姐姐住的乡下也不知是什么样的乡下,这名单儿报的,赶上店里唱菜名的小二了。”说罢自以为很幽默的假笑。

  暖香也笑:“是啊,我刚看到半骨朵腊八蒜,不由就想到了当初镇子上的店小二,活像他的鼻子一样,大家都叫他蒜哥儿。”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