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2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某种程度上而言,于曼跟蓝沫音很像。良好的出身、出色的自身条件,决定了她的骄傲和清高。她来小山村支教,不是本意,也不是心甘情愿。而是跟人起了冲突,被流放到这里来。

  一开始来到鱼南村,于曼很不喜欢这里的脏乱差,只觉得埋没了她的才学,也侮辱了她的人格。所以,她的态度很差,不管是对这里的村民,还是对她需要教导的孩子们。

  然而伴随着跟孩子们的相处,她渐渐被孩子们的善良和天真打动,也被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望所鼓舞,开始认真的承担起老师的职责。

  在跟孩子们的相处过程中,她在知识上改变了孩子们,孩子们也用最闪亮的心改变了于曼性格上的不足和缺点,让她体会到了更多道理,也学会了更多书本上永远也学不到的生活真谛。

  影片的转折,是于曼突然接到家里的通知。家人帮她在城里打点好,让她回城里的学校去教书。

  明明是一开始最为期盼的事情,于曼却迟疑了。她知道自己不可能一辈子留在这里,她早晚会走。她......

  于曼走了。在孩子们不舍的泪水和告别声中,怀着良心的煎熬和谴责,离开了这片土地。

  于曼走后,孩子们回归放养的状态。但是孩子们都很守时,每天都准点去于曼教他们的那个小屋子里报道。就算没有老师,他们也乖乖自习,默默的复习着于曼之前教会他们的东西。

  这样的日子,本该平静无波,却还是没能挡住决堤的思念。当某一个午后,一个小女孩问出“幸福”的“幸”字怎么写,却没有其他孩子能回答的上来。当孩子们齐齐抬起头看向黑板,却怎么也找不到那位能帮他们答疑解惑的老师。孩子们终是忍不住,哭了。

  于曼就是在这一片压抑的哭声中,重新站在大家面前的。

  同孩子们一样,回到大城市的她,也发现了诸多不自在。她很努力的想要回归原本的生活,却根本做不到。她想念这些孩子,她放不下这些孩子。

  最终,她回来了,又一次呼吸到了独属于这片土地的气息,看到了这群哭喊着扑向她的孩子们。

  再度回来后的于曼似乎不打算再离开,定下心来教导着孩子们,全心全意。孩子们也很是珍惜又一次和于曼相处的机会,分外努力的学习,孜孜不倦。

  影片如果到这里就结束,绝对的正能量满满。但是,纪瞬风要的不是这样的效果。

  一个稀疏平常的日子里,于曼和孩子们正在教室里上课,村子附近的河水忽然决堤,大水以着迅猛之势冲了过来。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