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2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她拉着池迟一个场子接着一个场子地走,把这个好脾气的小姑娘当成了一捧特别漂亮的花,或者一块金子打造的牌匾,逢人就说:“池迟啊,拿了大高卢之后还来我们学校进修,真是了不得的后生,沉得住气也耐得住性子……”

  “我们学校”四个字儿真是说的铿锵有力。

  毕竟b影成立的时间短,纵使出了很多的“明星”,在真正的学院派眼里还是有点拿不出手的,这次能让池迟这个力压一众科班出身演员的“天降奇才”到了b影,老太太就可以说:“你们牛,你们行,你们没有影后去进修。”

  更不用说池迟的到来为他们无形中打出了广告,明年的招生热度也好,眼下的舆论风潮也好,都是真正的风头无两。

  她这样的“显摆”也给池迟带来了莫大的好处,很多有资历有经验的老导演老专家都对池迟表达了善意,他们问起池迟下一部作品的计划,听说是一个“以挑战平常校园生活的表演为目的“的网剧,他们也都表现出了很大的兴趣。

  “网剧这个形式还是很灵活多样的,成本低,时间短,不需要受电视台的剧集约束,更重要的是对市场的反馈更加迅速。”

  “我那有几个学生的毕业作品我也是让他们用网剧的形式展示,到时候池迟你可以跟他们交流一下,他们呀,在象牙塔里呆了太久了,做东西总是透着自以为是的呆气,我看池迟这样就很好,兼容并蓄,对作品更重质量不重形式。”

  “现在的网剧还有点剑走偏锋的意思,发展的初期阶段,还是要摸索着来,池迟你也不用太在意成绩。”

  “当初老杜跟我夸池迟说风流倜傥,我还不明白一个小姑娘怎么就能用这么个词来形容,这么一看啊……还真有那么几分意思。”

  池迟全程陪笑,不骄不躁,更是让木校长脸上有光。

  老太太毕竟精力有限,开学后学校里的事情还等着她去处理,在古城嘚瑟了两天就赶回京城了,等到颁奖典礼的时候或许还会回来。

  这样,池迟终于有时间去看几场电影。

  一个是魏愈参与编剧的《铁桥》,讲的是高铁建设中一位设计师的故事,其中映射了高铁建设的一波三折,几经周转,他们这一群人终究是坚持了下来,建成了当时国内最长的一条高铁线路。

  看完了电影,池迟还和魏愈聊了几句。

  “方十一这个小丫头也是野心勃勃的,在《凤厨》之后又盯上了自己小说,也不知道她能把自己的作品改成一个什么样的剧本。我看了他的那本小说,故事本身不错,感情线、剧情线都清楚,就不知道她能改成什么水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