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是这次拍卖的重头戏,几年前在法国的某次小牌拍出现过一次,当时大概是五十万人民币。之后又出现在苏富比的秋拍上,不过可惜流拍了,这次经过苏富比的研究和考证,基本明确了是郎世宁所绘,所以价值很高一般情况下是不会流拍了。”

  “看这就是故事的重要性。”介绍完拍品的来历,宋修然还不忘补上一句。

  “可它确实是郎世宁所画啊。”米薇转头看着他满眼的疑问。

  宋修然耸了耸肩,“可是人们难道就不能单纯的从艺术角度去评估它吗。”

  米薇无语,她总觉得哪里不对,但是又说不出来,最后只好放弃了。当然米薇也只是在这幅画像前短暂的停留了一会儿,对于书画她懂的并不是很多。

  她的主要目的是两件瓷器。清雍正粉彩过枝福寿双全盌和明宣德青花鱼藻纹葵花式洗。

  “过枝桃蝠纹,寓意祥福,是御窑厂为皇家祝寿所烧造,看上去技法及色彩受欧洲传教士之的影响,应该代表了当时官窑的艺术美感及技术的巅峰,而且难得是成对的价值应该不低。”

  “至于这件宣德青花鱼藻纹葵花式洗...”米薇仔细的观察了一会儿才开口道:“在元朝青花鱼藻纹就很盛行了。这件葵花式洗虽是明朝的,但延用了元的技法。宣德帝又好诗文雅趣,这件笔洗发色明艳,纹饰线条流丽自由,绘游鱼悠然自得,穿梭莲草之间,有自在无拘之感,应不是用于撰批政事,而是闲暇书画用,这两件都是官窑,而且还是官窑中的精品非常具有收藏价值。”

  米薇一边看一边跟宋修然解说,宋修然因为宋翰的关系对古董有些了解,但是比起米薇这个专业人士还是差了许多,他听的专注,因为米薇的关系他对这些瓷器也比以前多了一些兴趣,也不知道这是不是就是爱屋及乌的道理。

  看着展厅里琳琅满目的拍品,和那些一长串的数字。米薇越发觉得收藏真的是个门槛很高的行业。无论是对一个人的眼力、学识、勇气或者是财富都有着极高的要求。

  “我估计这一辈子都无法成为像安思远那样的收藏大家了。”米薇感叹。

  “那是太多人把安思远神话了,究其根本他只是一个古董商而已。”两人漫步在这些名贵的拍品之间小声的交流着。

  安思远是出生在纽约的一个犹太人,17岁开始做生意,他的教母是美国非常著名的艺术收藏家庞耐。庞耐在一百多年前就向美国人灌输中国艺术成就,有着“中国艺术教母”之称。

  有人对庞耐的评价是她使美国认知中国艺术提前了50年。安思远有幸当了庞耐的学生,学的更多的不是艺术真谛,而是商业的真谛。他一生虽然收藏了很多中国珍贵的古董,但也出手了不少。

  所以从这方面来看宋修然的话也不无道理,一个真正的藏家是不舍得让自己珍爱的宝贝待价而沽的。显然在这方面安思远并不是这样的人,他有着犹太人极其聪明的商业头脑。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