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2章(1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三国战乱,宁承不仅仅要面对西周国,而且要面对天安国,他每一天都忙得脚不着地。

  楚天隐重归西周之后,为康成皇帝连打了三场胜仗,夺回了风林郡,康成皇帝因而重用他,授予了更多兵权。虽然康成皇帝并不像以前那样信任楚家军,但是,这个节骨眼上,他必须信任,必须放权,因为只有楚家军才能打抵抗得了宁家军。

  而天安国那边,穆大将军并没有亲自出面,仍是坐镇天安帝都,辅佐龙天墨,少将军穆清武亲率穆家军亲自出征,亦是连打了好几场胜仗,还占领了天宁一座大城。

  楚家军、穆家军和宁家军,这三支大军可是多年来多次合作,共同对付北历铁骑,如今却自相残杀。

  他们都太了解彼此了,如果是三军混战,宁承必定不会输,可偏偏楚家军和穆将军联合起来,东西夹击宁家军,而且,天宁国内内乱不断,投靠天安的众多。

  宁承可以说是四面楚歌,他可以撑到现在,屹立不倒,让楚家军和穆家军都相当佩服。

  佩服归佩服,楚家军和穆将军却没有丝毫松懈,因为,他们的粮草是有限的,他们必须速战速决。

  民以食为天,军更以食为天,没有粮食,填不饱肚子,再骁勇的战士也上不了战场。

  西周的农耕本就不发达,几乎每年都要外购,加上内乱已久,国库并没有多少存粮,而天安的农耕发达,可是,这些年来几番征兵,田地荒芜了不少,今秋上缴的粮食怕是少之又少了。

  相反,天宁有云空商会支持,粮草的问题不如西周和天安那么大。

  所以,如今三国的形势,西周和天安想速战速决,为攻为主,而天宁则想打持久战,以守为主。

  其实,不仅仅是粮草的问题,战争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事情,一战百业荒,西周和天宁都耗不起的。

  西京城皇宫御书房里,宁承大大咧咧翘着二郎腿,斜靠在椅背,左手搭扶手上,高高在上,霸气外露,即便宁家军连败了好几场丈,他的脸上仍旧没有失败者颓然和失落。

  “最后一批红衣大炮什么时候到?”他朝黑衣仆从睥睨过去,目光永远都是那么傲慢。

  云空商会已经提供两批红衣大袍给天宁了,宁承全都用在东线战场,抵御穆将军的攻击。否则,以他有限的兵力,不可能至今还稳坐西京城。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