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太平盛世,武官升迁都得按资排辈,自然艰难。因无战事,就连朝中正一品的太尉之职也已空缺多年,故而这四品在武官中已是难得的高位。更何况这一位不但有了四品官职,身上还有着不是伯就是侯的爵位。

  大周几任皇帝对授爵一事都远比前朝谨慎的多,不光定下“非功在社稷者不得授爵”这样严格的规矩,还取消了世袭罔替的爵位传承制度,就连历来皇后的娘家可得的世袭三代而降爵的承恩侯也被改为袭一代而降爵的承恩伯。

  甚至皇帝自己的儿子,都不同于前朝的皇子那般一出生就有亲王爵。除却储君,其余皇子只能从郡公做起。皇子无功就只能十五承郡公,三十承郡王。换句话说,若非有功或是新帝加恩,皇子又老老实实不犯事的话,那终其一生就只能得个郡王位度过余生了。郡王与亲王别看只差一步,但前者是袭三代而降爵,后者却是可以袭五代而降爵的。这又岂是一步之差?

  由此可知,当今大周朝内要以一介臣子之身得封一个爵位,该是多难的事。

  若是对如今朝中颇有了解的人,稍一分析便知——在由南往北的入京官道上,四品武官,身上有或侯或伯的爵位,一行十几辆與车,必定是有家眷同行,又带着不少箱笼随行,想是调职入京、以后都会长居京中才是——京中符合这般条件的,只有过去十余年来一直长驻京外为官的忠勇伯赵毅了。

  赵毅自承元十一年起便在外省谋官,一路做到正四品上的崇州府折冲都尉,过去一年多来因一直念着京中的忠勇伯老侯爷和老夫人年事已高,便给承元帝上了折子祈求入京为京官,以侍候家中老父老母颐养天年。承元帝念其至孝,便调了他入京。

  这不,待崇州一切事务交接完毕,赵毅便带着夫人和外放后才出生的小女儿回京了。

  同行在官道上的官员瞧着这队一望便知是京中权贵的人马,有些难免心思灵动的想要攀附一二,但一见这一行人随行的护卫个个训练有素,行走间威严肃整,透着一股肃杀之气,就又停步不前了。

  到了夕阳西下之时,这队人马已来到距离襄京城二十余里外的陵县驿站。

  领头的朱紫四銮與车停下,同时朱紫色的帷布被一只骨节分明的大手掀开,一身青色圆领窄袖袍衫的忠勇伯赵毅,率先钻出與车。

  他生性随意,也不等下人搬出马凳,便自行跳了下去,待下人恭敬地放好马凳,才伸出一手,扶着與车上出来的妇人缓缓下来。

  “你说你,年纪一大把了还这么妄为,一点儿样子都没有,也不看女儿都笑话了!”已是四十九岁但仍保养得如四十岁的中年妇人的伯夫人吴氏下了與车,便同丈夫抱怨道。

  吴氏梳着中规中矩的燕尾圆髻,发上左右各别着两只檀木箜篌簪,又以金镶珠宝蟾花钿点缀其中,耳上是一副白青玉红宝石耳坠,手腕上也是一副绞丝红宝石银镯,上缀的宝石色泽与耳坠完全一致,瞧起来既不失典雅,又有雍容华贵之感。

  不等赵毅腆起脸来与妻子好说,就听得一声介于小女孩儿与少女之间的清润嗓音,伴随着一阵叮叮当当的铃声响起:“母亲,父亲这是身体健朗呢。”

  正从與车里探出头来的,正是赵毅与吴氏的独女,也是赵毅和吴氏的老来女儿——年仅十三岁的赵敏禾。只见她明眸皓齿,娇美可人,头上梳着少女式的丱发,两边髻各系着一串彩色流苏,上缀两只小小的铜铃,耳上只戴着两只小小的珍珠耳坠,手臂上却只有一串珊瑚坠金玲手钏,令她每每行动间便响起一阵清脆的铃铛声,格外娇俏可爱。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