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2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不过他来北凉倒是没什么特别的任务,可以多待一段时间。他和胡澈本来就是同窗好友,如今胡澈先行一步当了官,他也好趁机学习一下怎么治理地方的。他家并没有人在朝,这种机会非常难得。

  胡澈没想到还能赚到一个帮手,被自家夫人抛弃的抑郁舒缓了一些。不过朋友和老婆到底是不一样的,要让胡澈变得和以前一样神采飞扬那不可能。

  宁明看了出来,不过只以为他是因为担心林淡的身体才会这样,只能宽慰两句,也不好多说。

  倒是县丞和主簿两个人最近压力有点大。他们两个是文职,如今干得活却还没有一群学子好。从学问上来说,他们两个是比不上这些举人,但是多少年的为官经验也不是白瞎的,怎么就全都给比下去了呢?

  幸亏胡澈不知道他们怎么想,否则就不会欣慰他们这段时间的努力,而是要鄙视他们在赌场和妓院的当官经验了。

  宁明的能力比起在县衙工作的学子们要强得多。别看他在京城的名头,以前被胡澈林淡压着,后来又被甄慢蔡聪压着,但是作为实际操作非常多的一个,对于一些物资调度人员组织的经验,那是其他人远远不能比的。

  一些新手经常会犯的错误,几乎在他身上看不到。胡澈着实省力了很多,开始真正把眼光落在了县学上面。

  现在住在县学里的,包括孟修在内的六名学子,只能算是借读。县学的先生,也就是白正清和他,那也只能是兼职。学子们平时除了在县衙工作之外,还要兼顾学业,不少人都是挑灯夜读,时间非常紧张。

  这些人的学业不能耽误,他还得培养不说一些,最起码也是一两个能够进入县学读书的本地学子,最低标准得是童生。

  白正清听到他的困难,张嘴就嘲笑:“读书又不是一日之功。再说事情你都做完了,后人还做什么?”

  胡澈犹如醍醐灌顶:“是,是学生太过想当然了。”他要是能够在北凉待上个五六年,别说是一两个童生,就是培养出一两个秀才来,他也有信心。可是满打满算总共就三年时间,能够让这一地的老百姓吃饱穿暖,就已经时间紧迫了。

  至于读书……仓禀实而知礼。只要老百姓们日子好过了,甚至有所余裕,那不用他多说,他们自然也会去读书。就像现在林淡所开办的学堂一样,前来认字的老百姓们多不胜数。

  饭又不是一口就能吃饱的,还得一步步来。

  胡澈决定,和林淡抢生意!

  林淡的学堂属于私塾,胡澈决定开一个公办的书院。地方可以直接因地制宜地从县学划分出一块来,若是以后不够用,再重新换地方也不迟。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