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自家就这么一个儿子,彩礼这事陆嘉清也绝不含糊,反正这些东西到时候都会放到她们的小家里,要送就送最好的,陆嘉清咬牙拍板决定就给他俩买这两样大件了。

  孙慧芳这边也不含糊,她们家里没有周家那么财大气粗,但也不会丢了陈年年的面子。

  路嘉清送她们电视机和电冰箱,孙慧芳就送她们缝纫机和收音机。

  给陈年年陪嫁这两样东西,是陈天弘和陶小甜决定的,这钱也由他们两口子出。

  有了孩子后,陈天弘和陶小甜也感受的肩负在自己身上的责任变得越来越重,陈年年改变了他们两人的命运,给了他们全新的生活,他们也不会不思进取,孩子有孙慧芳帮忙带着,两人就专心忙着自己的学业。

  陈天弘进了学校之后表现不错,经常会写一些比较深刻的文章,有几次还发表在了《人民日报》和《青年报》上,他在学校的业余时间就是阅读和创作。

  他尝试着写了一本短篇小说描述自己前二十几年的坎坷命运,然后投给了出版社在刊物上进行连载,本来只是一次尝试,谁知道广受好评,随着连载次数的增多,他所得的稿酬也跟着高了起来。

  有几家出版社甚至还来找他约稿,这是陈天弘无法想象的。

  此时,他才更加坚信,上学是唯一能改变他命运的方法。

  改革开放后,人们的着装也在发生着变化,陶小甜敏锐的从中嗅到了一些商机,在陈年年的建议下,她绘制出很多流行的衣服款式,然后通过同学的关系和制衣厂取得了联系。

  由于她设计的款式太过于新颖,制衣厂不敢轻易尝试,最后在陶小甜不断的谈判中,她们才决定少量制作一些衣服出来试试大家的反应。

  这些衣服一上市就被一抢而空,简直是供不应求,制衣厂尝到甜头正准备大量制作时,早已被竞争对手取得了先机,由于决策上的失误,明明大赚的制衣厂却损失惨重,就连陶小甜也没能挣到多少。

  好在她设计的款式并不只有一种,这次陶小甜学聪明了,分红有风险,她决定直接要钱。

  尽管后来衣服卖得很火,陶小甜也没后悔自己的做的决定,她没那么贪心,本来就只是尝试,她肯定要选择更保险一点儿的方式。

  她和陈天弘结婚的时候,陈年年还给她买了衣服请人帮她做了衣柜,她当大嫂的,怎么也不能在这上面小气。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