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8章(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显而易见,要想不灭国,必须具备:皇帝英明,大臣忠心,宗室不作,百姓衣食无忧等诸多条件,尼玛太难了,哪一个官员不搜刮百姓?宗室怎么可能清贫俭朴的生活?衣食无忧之后就是穷奢极欲啊!

  拓跋濬在旁边坚称:“冯有和那些宠臣没什么关系,要不然皇帝能和她关系这样好吗?”哪一个孙子愿意看着老祖母男宠有奇怪的关系还不生气?

  他甚至努力提出一个佐证:“你看,号称她有男宠这些年,她一个孩子都没有!”

  祖先和儿子都用狐疑的目光看着他,那个,冯氏/太后本来就不能生育啊。你有子女,她得宠数年一无所出,不可能因为换了几个男人就有孕。

  拓跋濬气的拍大腿,这群人就非得死气白赖的认定冯有与人有私情?宠臣就是用来讲笑话和办事的!

  祖先们也觉得关注这点不好,等那女人死下来再说,到时候看情况决定是否相信没有——治国治理的好+冯有坚称没有+拓跋濬也信了=没有。三者缺一不可。

  拓跋焘把话题扯回来:“拓跋宏……元宏,这个姓倒是挺好的,元亨利贞那个。能在恰当的时候,做了该做的事,是聪明人。当初我也想过要改革,可惜天下未定,不能动摇。”

  意思其实是,改革会牵扯到权贵官员的利益,他们就不会忠心和热诚的为王南征北战,也不放心让他们带兵出征。现在不同,打下来一片国土,得好好治理,治理好了再去吞并刘宋,哦不是,现在是萧道成的,齐国。

  要做成一件大事,绝不是一朝一夕的,急不得,一代天子攻城略地,一代天子休养生息,再一代天子继续扩张,这才合理,只是皇帝必须得冷静的意识到自己该做什么来延续国家。这其中最怕的当然是某一代天子头脑发昏,该休养生息的时候继续征战,那就完了。

  元宏的后宫从虽然充盈着不少名门淑媛,但他最喜欢的四个却是冯太后的四个侄女,皇后是,左右昭仪也是。

  冯太后的哥哥冯熙这外戚当的,稳如磐石。

  没过多久,冯太后病逝之后,得到了相当好的待遇,亲自指派了一位爱说话的都尉去接她。她可给阎君减轻了不少工作量,各地城隍都对她的改革颇多赞誉。

  冯太后一想到要见到丈夫,欢喜之余隐隐有些不安,虽说祭文中绝不会提到太后享用了美姿仪的大臣,只会说起国策。提到了自己提拔宦官一年之内到王公,也说了没有宦官专权,事无巨细都禀报给自己知晓。若是问起治国和抚育子孙,绝没有辜负丈夫,只是不到三十岁守寡,如今四十九岁,出入宫禁的都是当世英才……希望拓跋弘别说什么。

  都尉就叨叨叨的讲了一下:“都住在镇子里,不让百姓看到帝后的容颜,没执政的皇后太后可以自由选择是否进去……但是你执政了,按照皇帝的标准来看,得等一段时间。”

  冯太后瞬间就明白了,冥府的君王为了百姓稳定归心,要把人间的帝王软禁一段时间,错开时间,让本朝的官员士卒见不到本朝的天子,以免生事。拓跋弘的生母或许不在这镇子里,这倒好,免得她抢占先机。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