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2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弘儿随我。李贤,李显,李旦,李令月都很健康。”李治可怜巴巴的看着母亲,又跪下:“舅父的事,是我误信谗言,我错了。娘您别不理我,您要是生气就责打我。后来我已为舅父翻案,追复长孙无忌官爵,命长孙元翼承袭赵国公爵位,并将他陪葬昭陵。儿子知道错了,只是悔之晚矣。”

  他把所有的事都游刃有余的解释好,并且安安生生的拉着心爱的小妹妹和心爱的儿子不撒手。

  不到两个月,还没到开始春耕的时节,刚刚继位的李显被废。他想要扶植韦氏对抗武氏和其他亲近太后的老臣,虽然是一朝天子一朝外戚,可惜他太着急。

  武太后抓他失言之错,废了他,令立第四个儿子李旦。

  众人纷纷点头:“生的够多就是好。这第四个儿子稳若泰山,实在是没得用了。”

  第239章 等待+敬业+议论

  李显被废这件事,算是理所应当, 因为一句话而被废被杀的皇帝不少。他这一句话, 把幼稚暴露无遗, 本来支持皇帝的大臣们也惶惑的改为漠视太后更换皇帝,毕竟换上来的也是年轻力壮、谦虚好学的皇子李旦, 既是先帝嫡子,虽然不英武,却平和有容, 比这个什么话都敢说的当今天子好一点点。比起根深蒂固的名门韦氏, 倒是当今太后和群臣们更熟识, 也不会有外戚专权的问题。

  大家都看着杨坚笑而不语。没错,号称把国家给老丈人也没关系的皇帝只有李显一个, 但这还有一个当上皇帝的皇帝老丈人, 韦玄贞差点就是第二个。

  隋文帝为韦玄贞感到遗憾, 差点就能复刻老岳父的辉煌成绩。

  继续安抚儿子:“不要急, 不论是汉还是北魏,只要开始太后秉政就会逐渐沦落。第一个太后有才干, 后面后妃无才无德, 只想模仿前面太后的辉煌权柄。我们耐心的等待就可以看热闹。没有长盛不衰的国家。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唐朝已称盛世, 好一个永徽之治, 且往后看。”

  “我晓得,凡事总有成住坏空。”杨广最近些年在拿起佛经来勉强重读,打发时间。那些国家的大事情, 在史书上写着简单,史记上,上一页某人在和漂母乞食,这一页某人在建功立业,翻两页这人被斩,叫后人感慨忽起忽落,令人心中悲怆。实际上人家耀武扬威了十年,立不世之功,这十年间一定非常快乐和满足,只是后人嗟叹。在重新读了史书之后,总结了一个国家衰亡的过程,就耐心的在墙上画正字——以年计划。

  乱自上作,现在既不是明君也不是贤德太后,接下来发生的事会令人快乐。

  那些想谋反的人没事还要找借口编祥瑞谶语闹起来,现在嘛,非但李贤李显授人口实,武氏做的事也是授人口实。

  有经验的皇帝们都认为现在是个起义的好机会。

  起义和谋反的区别就在于是自己起义,还是自己在当皇帝。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