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2章(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回报:唐朝现在保底能偏安一隅, 最佳情况是重新复国。在李隆基的高压政策下,李亨不仅有贤惠勤恳勇敢的张良媛,还有几个团结的儿女,封太子李豫为天下兵马大元帅。太子和李倓关系深厚,李倓类与唐太宗,朝中又有郭子仪、李泌一文一武。但是!但是也有李辅国。

  但是安禄山都是根深蒂固的节度使,虽然没有名望,人人畏惧憎恶,但能当皇帝的未必是善人。幸好安禄山现在近乎失明,比猪还胖的狡诈之徒因为过肥而生病。

  另,张巡把守军事要地,勇烈刚毅,为江淮屏障,现在大唐仅有江淮两地。

  附医馆提供的:《中医养生之过肥的灾害》《历史上那些著名的胖子都死得早》

  今日事情稍缓,有了片刻空闲。嬴政从桌子下面拿出一本《薄伽梵歌》,开始慢慢看了起来。印度的经书虽然在量词上非常不可靠,但很容易把人引入一种玄玄乎乎的状态中。

  阎君们探讨起来:“你们说,这杨玉环怎么办?”

  杨玉环死时正是忙乱时节,她很麻烦,阎君们又很忙,就修改了敌镇壁垒上的符咒,把魂魄扔进去就能沉睡。至今已经横七竖八的扔了几十人进去,都等着改朝换代天下太平再一一提审。

  “人们认为贵妃祸国,实际上错了,是这皇帝祸国,才会盛宠贵妃。”但凡是个正经皇帝,哪怕看上儿媳妇了,也会忍回去,活人的欲念太强,偷偷的畅想一番也没人管。论迹不论心,心里想太妃、儿媳都不算事,能控制住行为反而更佳。

  有两位阎君曾是皇帝,都点头表示赞许。嬴政曾经想过自己的儿媳们,嗯,根本记不清,到地府之后极少想起子孙,又何况是别人。国家比一切更有意趣,如果我能活到六七十岁,除了派人出海之外,只会加强管理。节度使这法子蠢的堪比分封制。

  “谁有权谁作乱。不论是节度使还是镇守边关的将领,权力换多少名字,还是那个东西。”

  “唐朝原先肥壮强悍,后来李隆基不理朝政,就只剩下肥了。诸国环绕,必然抢夺。”

  “边关实在太不安稳,这些年出去私访时,边境的鬼和长安城中的鬼生前有天壤之别。”

  “那也不必设立节度使,统领军政大权。”始皇夹上书签。一个强健精干的皇帝,譬如朕,没有不能解决的难题,也没有无法触及的前线。朕实在是太会选人了!没有谋反的,没有名不副实的,没有谎报军功的,由此可见大部分问题都在李隆基。边关虽难,他又不是精力不济。排歌舞重要,还是安定边关更重要?怎么能前者成果快还繁华就沉迷于前者?出巡啊!让太孙去做些什么!既然看好李亨的长子,又不尽力栽培,真反复无常。

  “对!”

  “等李隆基下来,你替我们去打他。”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