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房间的桌子上摆着大红色的塑料圆镜和粉红色的塑料梳子,外间的三角柜上,分门别类地摆放着搪瓷饭盆、茶缸,印着红双喜的搪瓷脸盆,雪亮的锡皮水桶,甚至还有一个竹壳暖水壶!

  还有一层专门放调味料的,还用原来赵晓明带来的那些密封罐,分别装了油、盐、糖等。

  另一边的长条桌子上,摆了一列的缸缸罐罐,赵晓明依次打开看了一下,白米、白面、玉米面、黄豆、小米,简直可以开一个杂粮铺子了,而桌子底下有两个小竹筐,其中一个装的是红薯和小芋头,另一个零零散散地放了些可以存放时间比较长的蔬菜,两只茄子、一把豆角,几个土豆等等。

  另外屋角架了一根短短的竹竿,竹竿上用细麻绳悬挂了一条腊肉、一只腊野鸡。

  赵晓明不由得感叹,张天亮这人虽然比较大男人主义,但细心起来还真是可怕。

  最后张天亮还把她拉到门口,告诉她横在屋檐下的那根竹竿是给她晾衣服用的,另外递给她一根怪模怪样的细竹竿,大概有她一个人那么高,竹竿的一头绑了个双开叉的树枝:“这是衣叉,还有那边,衣架我也帮你做了几个。”

  木头削制的半弧形,中间穿一根铁丝,铁丝上头弯成一个钩,刚好可以挂在屋檐下竹竿上。

  赵晓明眼圈突然就有点红了:“谢谢你啊,帮了我这么多。”

  张天亮难得地有点不好意思:“客气什么,你一个女的单身出门在外,我们遇上了不帮谁帮啊!”

  一切都准备好,也就到了要开学的时间了,三江乡小学没有校长,隶属金山县小学管理,赵晓明和孙友梅被叫到金山小学开了一次会。

  一起去开会的还有其他好几个乡的代课老师,会上金山小学的校长对他们做了一番思想动员,说了一些鼓励他们要不畏条件艰苦,努力做好第一线的教学工作之类的话,然后说每个学校的情况都不一样,这里就不统一安排了,由每个学校的代课老师自己商量着去办,课程设置安排也由她们自己决定,如果有什么困难,可以提出来,学校会酌情安排解决。

  开完会,这些新晋小学代课老师们自发集中在一起讨论了一下,主要交流了一下工资收入问题,这才发现原来他们的收入竟然不是统一安排,而是由各个公社自主发放的,有的乡经济条件比较好的,一个月有十块钱的工资,而有些穷的乡,一个月能有五六块就不错了。

  赵晓明她们还算好的,一个月有八块五。

  这时有人悄悄问了一句:“你们知道这里的公办教师多少钱工资一个月吗?”

  有人小声地回答:“我听说三十多块?”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