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收山货的价肯定比卖价低,可是我们有铺子又有伙计,哪一处不用钱?自然不能按收来的价卖。如果你们愿意留在镇上收山货带回京城,那也可以,价一定会便宜的。”宁婉笃定他们不会,比起将货贩到京城,收山货挣的不过是些辛苦钱而已,“不过等你们做了收山货的生意,就知道我们家报的价已经十分公道了。”

  两个客商还真就信了,毕竟一个十几岁的小姑娘,就算在家里帮忙做生意,又能有多少心机?且他们也已经省了几成货款了,因此就又问:“三日我们果真能取货吗?”

  “自然能!”宁婉斩钉截铁地答,突然一转头,便叫了一声,“爹,你回来了!家里来了客商,要买山货呢!”

  宁梁果然从外面走来,其实宁婉是知道爹送货回家的时间,只是她觉得爹太过老实,这样大单生意还是自己谈好些,因此绝口不提请客商等一会儿,如今便将客商引见给爹,然后又叽叽喳喳地向爹把客商要货的数量、种类还有价格都说得一清二楚,免得再生枝节。

  两位客商虽然相信了宁婉,可是他们怎么也不会与一个小姑娘定下契约,因此本打算还是先回虎台县的,眼下见了宁梁便都又留了下来。

  生意其实都已经谈妥,两位客商又与宁梁通了姓名,原来他们一个姓高一个姓齐,一直做京城和辽东间的生意,对虎台县熟悉了便想找到给虎台县铺子里送货的源头,先前无从找起,今年却打听到了德聚丰,将收货的价降了许多,十分满意,便留下二十两银子的定金,与宁梁正式约定了取货的时间、数量、货物的成色。

  宁梁见成了一大单生意,十分喜悦,热情地挽留他们,“到了饭时,吃了饭再走吧,这时节天还长着呢。”

  毕竟是京城来的大客户,宁婉亲自到厨房安排下酒菜,于氏和大姑见她准备的菜饭都反对不已,“人家可是从京城里来的客人,你怎么不做些好吃的!让来人笑话!”说着就要去买鸡买肉。

  “正因为他们是从京城来的,所以我们才要做些土物儿!”宁婉拦住她们,“一则让他们尝尝我们辽东的风味儿,另一则也是将我们家的货展示一下。”

  说着让大家做了几样菜:第一道是凉拌木耳,辽东的木耳个头并不大,但颜色特别的黑,肉特别厚,用沸水煮熟再用冷水过一下,十分有弹性,这时浇上用葱、姜、蒜、花椒、大料爆香的麻油,清凉爽口,正适合夏日里下酒。

  第二道更是简单,酸甜萝卜干。萝卜晒成干后用清醋泡上,里面加些糖和盐,放上几日之后又酸甜可口,又爽脆下饭。家里前些日子做了许多,忙的时候就拿它下饭,现在宁婉夹了一盘子,切了些小葱香菜末放上,又舀了些醋汁淋透,直接端了上去。

  第三道:炒杂蘑。也就是将各种的蘑菇混在一处,根据大小厚度改一改刀,只放些麻油椒盐清炒,再用雪白的盘子盛上来。粉紫色的紫花脸儿、雪白的白花脸儿、红色的松蘑、褐色的榛蘑、红色的松蘑、嫩黄色的鸡油蘑……只看颜色就好看,而这些刚从大山里采下来的蘑菇味道皆鲜美至极,却又各有特色,吃到口中只觉得美味层出不穷。

  第四道:五花肉炖干菜。除了山货,干菜也是德聚丰卖得十分好的货,因此明明眼下有许多时令菜蔬,但是宁婉将五花肉炒出油后,加了干豆角、干茄子、干南瓜等几样刚晒好的干菜炖熟。晒干菜原本的目的是为了冬日里没有菜可吃,但其实干菜却另有一种与新鲜菜蔬不同的风味,十分地淳厚,许多人都特别喜欢,而宁婉自己就十分爱吃干豆角。

  几样简简单单的家常小菜,两位客商见了便高兴,向宁梁说:“你这个女儿,心思可真了不得!我们一路上过来,鸡鸭鱼肉早吃腻了,正想吃些家常饭菜呢。”原来他们到了德聚丰,自然看出宁家并非吃不起肉的人家,而是专门为自己做了辽东的小菜。及至尝过,更是赞不绝口,“这菜看起来简单,吃起来却不平常!”

  “你们家的山货,果然都是极好的!”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