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写错地契的事,我想请封家帮忙,”赵太太缓缓地说着,“若是封家能帮国藩将事情处置好,又保证日后对赵家多加关照,我就推荐他们家接任典史。而这些事情,我想让卢夫人陪着我。”

  虎台且里窥伺典史之职的人家有几户,但是赵太太却将他们都绕过了,直接提了封家。宁婉很是赞同,于公,封家出过举人,在虎台县里很有名望,于私,封家与赵家一向亲密,这样对于赵家将典史职位让出后有利,她还有一个小小的窃喜,那就是封家如果得了典史之职,那就会落在封少爷身上,那么封少爷就是为了颜面,也应该对封少奶奶更好一些才是。

  至于要自己陪着,其实不过是赵太太的谨慎,想要个证人罢了。其实是用不到的,但宁婉还是点头应允,“赵太太想的很是,让封家帮忙处置地契的事,一则解决了赵家的燃眉之急,二则就是看看他们的手段,。另外,赵太太不必多担心将来的事,赵家虽然不再任典史,但只赁着推荐封家的情面,谁又敢为难?”

  就算是有不长眼的,封家就是为了名声,也会主动帮赵家。赵太太明白,点了点头。

  “最根本的,典史所承担的事情众多,眼下如何与县令交割,将来遇了事如何处置,整个虎台县里谁又有赵太太清楚?封家若不是蠢的,定然会来求教,到时候赵太太正可以……”

  县衙里的事情,并非一朝一夕能说得清的,一年四季有不同的事,而每年又有不同的情况,赵家做典史上百年,知道的实在太多太多了,可见不论是钱县令那边还是封家,恐怕在几年之内都免不了要勤来拜访赵太太的,这让赵太太心里又是一宽。

  “赵家做了几世的典史,自然是有所得,”听说当年赵家的第一任典名不过是个落第秀才,房无一间,地无一垅,现在赵家有几百亩的好地,十几家的铺子,不可同日而言了,但是,“也因着这典史之职,其实也将赵家困住了!”

  宁婉重新回到虎台县后,闲时早琢磨出许多道理,“这么多年,赵家所有人都想着争这个典史,就连同族的人也只眼睁睁地盯着赵家的嗣子,竟没有出过一个秀才,更不论举人了。如今脱了这个困局,赵太太重新为赵家谋划,前途未可限量。”

  多少天来,赵太太终于露出一丝笑意,“真是多谢卢夫人了,无怪人说长江后浪推前浪,一辈更比一辈高,今天赵家得你相助,实在是无以为报。待赵家交出典史之职,我会把县衙那处隔开,将这处宅子送给卢夫人。”

  典史的家眷在县衙里本有住处,也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赵家就在那住处之外买房买地,将宅子一直扩出县衙,形成了与虎台县衙相互交错的赵宅。这宅子只比县衙小上一点点,若论亭台楼阁、房舍院落竟比县衙还要好上许多呢,也是赵家在虎台县里不凡地位的体现。

  赵太太既然决定让出典史之位,与县衙分开自是必然,不想她就连这处宅子也肯舍了。

  宁婉点头赞同,赵宅虽好,但其实就是一个隐患,早些舍了对赵家更好。当然她也不会要这宅子,“我住在副千户的房舍中还满自在的,再说我也养不起这处大宅子!”宁婉半开玩笑在拒了,“赵太太若是不想留,自可以卖了,这处宝地要一千两也不为过。但要我说,不如将宅子分成几段,赵家留下一处,其余几处卖掉,既不至于树大招风,也不至于不留后路。”

  卢夫人既然不肯收,赵太太也不再让,她心里豁然开朗,拍了拍头说:“我原本恨极了万氏,如今想着其实也没有什么,大家不过是没有缘分罢了。我让人带卢夫人和你大姑接了万氏走吧,二房院子里的东西随便你们拿!”

  喜姐当年嫁入赵家,不论是聘礼还是嫁妆都是赵太太拿的,因此宁婉摇摇头,“我们什么也不要。但是,有一个人若还是在外面逍遥,我怎么也不服气的!”

  赵太太心里明白着呢,“你放心吧,再等几日看就是。”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