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1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徐如林拥有专属的保姆车,从酒店开到外景地不过四五分钟车程。这一路上,助理需要与他核对接下来的拍摄安排——今天会有夜场戏,但不算太晚,八九点钟就能结束。

  抵达现场后,徐如林并不急着下车。不一会儿,几个满头大汗的化妆助理拿着工具进了车厢,开始为他黏贴假头套;而陈助理又抓紧时间与徐如林对起了台词,真是片刻都不得空闲。

  半小时后,徐如林终于换好了戏服进入片场。陆离与陈助理也各自提着家伙下了车,两个人像太监似的,在徐如林身后亦步亦趋。

  下午的戏在棚内进行。这是海岭城内规模较大的一个棚,四五层楼的高度、一千多平米的体量,让室内空调成为了花销不起的奢侈品。而更可怕的是,头顶高处那几排明晃晃的大灯,好像烧烤架下面的炭火,晒得人直往外冒油。

  陆离也在三伏天拍过古装,知道这种闷热无风的大棚一般在四五十度左右徘徊。尽管剧组在地上摆了不少干冰,又用风扇一刻不停地吹着,可惜降温效果依旧是杯水车薪。

  这才进场五六分钟,陆离的额头和后背已经沁出了一层汗珠。可他根本就顾不上自己——徐如林正在与其他演员对戏,他必须端着风扇随侍在侧。

  也许是考虑到气温和演员情绪,下午的戏大体以短平快为主。执行导演简单说完了戏,演员试过几遍后就正式开拍。

  这时的陆离总算有了点儿空闲,他悄悄走到监视器后面,还没站稳,就被陈助理过来一把拽走。

  “没事别和其他人交流。”

  陈助理将他带到稍远的大柱子后面,低声耳语:“徐老师不喜欢太能来事儿的人。”

  陆离赶忙表示自己只想看看监视器里的画面。可他又转念一想:徐如林讨厌的应该是有人借着当他助理的机会与剧组的其他人搭讪;在他眼里,这恐怕算是一种变相的“吃里扒外”。

  一边想着如何利用别人,一边又要提防着被别人利用——在这个圈子里,真是想得越多的人活得越累。

  第一场戏拍得还算顺利,导演喊“cut”之后,现场顿时喧闹起来。导演拿着取景器调整机位;灯光、摄像组跟着挪动位置;暂时没事的工作人员则扑向重新打开的鼓风机周围,像原始人类膜拜太阳那样膜拜着融化中的冰块。

  而某些拿着架子的演员就尴尬了,只能依靠着自家助理赶在补妆之前,送上各种降温的物品。

  按照陈助理的指点,陆离从小冰箱里取出矿泉水倒进玻璃杯,又在杯口按了一片柠檬,最后插上吸管、套好杯套送到了徐如林面前。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