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苏南他们的车经过时,有个穿红衣白裤,骨瘦如柴的小男孩儿微张着口,怀里抱着一个比他小不了多少的小男孩,目送着他们离开。

  最早一阵,苏南看见这些情形常常会从心底里觉得难受,久了就发现这种难受与事无补。

  习惯了,但每每看见,仍能生出一种明知无用的悲天悯人之感。

  车很快到了老城市,苏南指着外面的建筑,一处一处跟陈知遇介绍:

  ——“那栋红房子,绿顶r是老城区的商业中心之一,药店、书店、超市,什么都有……”

  ——“那个红底白字的bata,是卖鞋的,肯尼亚的品牌,在非洲这边还挺有名……”

  穿过老城,到了新城。

  利隆圭街头建筑普遍低矮,车从旧城区开到新城区,路面宽敞许多,沿路建筑也渐渐显出些城市的气息。

  “对面那儿,那个圆顶建筑,是马拉维议会大厦,是我们国家援建的……”

  车从近郊到老城区到新城区,仿佛是从蛮荒到文明的进化。

  吃饭的地方,是新城一家意大利人开的餐厅,红墙尖顶的设计,很有欧洲殖民时期的遗风。

  吃饭的当口,何平和陈知遇略略说起h司在马拉维的贡献。何平在这儿待了九年,薪水高固然是一部分原因,但没点革命乐观主义的奉献精神,真没办法待这么久。

  “……我九年前刚来的时候,这儿出了市中心那片地儿就没信号了。中国与第三世界的穷兄弟结盟,给非洲大陆的一些国家还是做了不少好事。”

  陈知遇点头,就与何平聊起了前几日去津巴布韦的见闻,言辞之间颇有感慨。

  非洲很多国家兵连祸结,穷困不是一朝一夕而成,已如痼疾,极难清除。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