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1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嘉树和柘城也去弘文馆么?”他倒是挺惦记着这俩人。

  “去是要去的……可是因为你们三个课业差的太多,可能还要另开班。”薛菱说道。

  另开班也没有什么不好,他点头。

  弘文馆本是立在东宫内的,但由于高祖认为皇子若是没有开放的学习环境也不利于日后担当重任,于是将弘文馆立于宫外国子监旁。

  附近的国子监是大邺的国学之地,设六学,不仅有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和算学,私下还有分门别类的小学科与各类学院,名为十科,包括外交、经贸、棋术、乐律、医药等等,样目繁杂,人数众多。

  六学多是世家子,十科多有手艺人。

  从波斯来的算学家与南苗来的医师共坐一堂,五姓世家子与贫民手艺人同入大门。

  又加上高祖扶持各类学派,先汉时期虽独尊儒术,到了大邺在士子间却围绕着儒术有各种各样的流派,虽有争端,但却也出了许多才人。

  所以说来,国子监几乎就是大邺的精英聚集地啊。

  而国子监外的弘文馆本额定人数为二十人,基本除了皇子外,还会有一部分年纪相仿的世家子。殷邛决定将其扩为两个班,共四十人,世家子的数量激增。

  这就给皇子之间的联系世家、拉拢派别造就了土壤。

  别说如今四十人,纵然之前二十人的定额,都足够使得弘文馆的孩子们,学习都不咋地……

  教的内容和国子监中的国子学、太学相似,先生也都是当世大儒,水平相当高,弘文馆学习的院生地位也不低,但几乎这里头一半都是学渣。

  本来为了让皇子们别太苦,教的内容又简单,再加上其间互结朋党,以相渔利,世家以此荧惑,主司视听。喧哗混乱,与严苛的国子监根本无法相比。

  而前世,殷胥其实连这样上课的经历都没有。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