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冬日里一大清早,夏颜把发黄的旧白绸用淘米水浸了,捏着一角反复抖落,每日里这么泡上一泡,不出几天黄渍就淡了。冬日不兴做木工,何大林完成了手头的活儿,就提前归家了。夏颜接过他递来的包袱,几块颜色正的缎子扎裹得结结实实。

  “前儿个王府发下来的节礼,你挑挑可有中意的,余下的就送亲访友。”何大林身上的棉袄还是去年的,补了两次花又破了。

  西里间的桌案上铺满了零碎纸剪,何漾正用小竹片抹着浆糊,把一套名家墨宝装裱齐整,听见这话笑了起来:“她哪里还会缺这个,那小铺子的红火劲儿你怕是还没瞧见罢。”

  何大林这几月都闷在秋山不出,确实对外头事一无所知,当下很是诧异地看向夏颜。

  夏颜把缎子折好,要送几户人家已经有了谱儿,听了何漾的话,抬头朝何大林粲然一笑:“爹,今年压岁钱我来包,给你包个大的!”

  如今开了铺子,月赚一二百是稳妥的,再加上定制的利,整整五百两的银票就搁在钱匣子里头。攒出了这么多钱,夏颜便想着再拓展些铺面。

  生意起来了最忌讳挪窝,要是还在玉明街上就好了,再换成大点的门头,装修得更气派些。托人去打听了,看附近可有要出售的铺子,这次干脆一不做二不休盘个门面下来。

  年关将近,夏颜盘起了账,她记性好,记账也细,都是自己亲手做出来的东西,一件件都有印象,只是这个月的钱货却越算越蹊跷。大账面上倒没什么问题,只有些送给客人的添头总莫名其妙少了的,荷包六七个,帕袋十来个,还有些串珠络子之类的,和卖出的衣裳一比较,就对不上号了。

  夏颜问过曹娘子一回,见她支支吾吾的,说上两句就岔到别的上头,便晓得其中猫腻,前阵子忙得脚不沾地就疏于看管了,看样子这样的雇工是留不得了。

  生意已经上了正轨,凡是都能拿出个章程来,这回寻摸人,只要那能写会算、老实勤快的就好。想及此,又跑到牙市里,托那相熟牙侩留心着。

  梅廉从江南回来了,采买了十来个小丫头,送到夏颜这儿来量身段,本就小的阁楼里挤了一水儿的小姑娘,叽叽喳喳说个不停,很是热闹。

  芝姐儿上楼来时,瞧见了这光景,立在楼梯上就不动弹了。还是有个丫头问了一声,才引起夏颜的注意。

  一见有了个相熟的人,夏颜立刻松了口气:“谢天谢地,总算来了个识字的。”

  芝姐儿家里早先有田地,佃户交上来的口粮账目都是她记的,简单的字也会写上几笔。

  “现下可有空?来帮我搭把手,我量了尺寸你替我记上。”说罢把耳朵后别着的眉笔取下,朝她招了招手。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