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实在是太会做人了,余榕感叹。

  72.第 72 章

  这些女眷们大多都是陪着丈夫来读书的, 许多都是这位许院长的门下弟子,就是婚事有的都是许夫人促成的,就像坐在旁边的这位黄夫人,她是从蕲州嫁到京里去的,当初做媒的人就是许夫人。

  古代的老师可不像现在的老师, 古代的老师那就真的是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从升学到结婚生子日后的仕途全在由老师操办,真真是亲为一家。黄夫人看余榕吃的不多, 主动帮余榕夹菜,“你多吃些, 这个菜孕妇也是可以吃的。”

  “多谢您了。”余榕很给面子的吃了一条脍酥鱼。

  黄夫人见她没像别人一样怀孩子就尤其小心,反而是很平常,倒是起了好感。她还主动提起吴襄,“老师说你们家吴襄既聪明又能干,如今去哪儿采风都愿意带着他。”吴襄并非名门出身, 不过是乡下土地主的儿子,但观其行动做派竟比大家子弟也差不到哪里去。黄夫人再看看余榕,也是从容不迫, 不似别人谄媚奉承, 弄的媚俗的很。

  余榕连忙谢过,她左右又看了一下,许夫人很是慈爱的跟一个小姑娘说着话。黄夫人极为自豪道:“这是我的女儿,才六岁,已经把千字文读完了。师娘很喜欢她的,所以常常留在身边。”

  看黄夫人的表情,余榕就有几分明白了,把这么个伶俐聪慧的女孩子培养在身边未尝不是想做儿媳妇的。这在古代几乎是常常发生的,就像高夫人打小就把孙芸芸带在身边,等孙芸芸及笄后就马上跟高凤翔定亲。许夫人虽然没有亲生儿子,可是过继了许院长兄长的儿子,未尝没有打算放自己亲近的人做儿媳妇?

  席毕后,许夫人给来过节的大家都发了一盒糕点,得了的大家都高兴极了。只是稍后又把余榕留下来,她指着方才的小姑娘跟余榕道:“早就听吴襄说你针线活儿好,我想着这个小丫头到了年纪要学点针线活,也甭提要绣的多好,拿的针来就行。若是你同意,我们等会儿就拜师?”

  能跟许院长家攀上关系,余榕肯定会同意,只是她不能太迁就,她就为难道:“自然是可以,可我如今大着肚子,来去倒也不方便,也不知道会不会耽误黄姑娘?”

  许夫人一听就有戏,喜笑颜开,“折腾你做什么,我让她去你那儿,反正你们也是住在书院附近,又不远。”

  余榕随即就答应,许夫人还真是正经的让黄姑娘拜师,还道:“叫什么黄姑娘,她闺名叫飘絮。”

  黄飘絮是个很懂事的小姑娘,拜完师还送了束脩,跟余榕说话也是恭恭敬敬的。这么知书达理的小女孩谁人不喜欢,更遑论余榕现在怀着孩子,本来内心就是最柔软的时候,拉着黄飘絮就不放手。许夫人见余榕这样,也乐得她去。

  就这样余榕收了一个小徒弟,还拿了十两的束脩,这些都是意思一下的。但余榕极为认真,她把碎布片跟丝线什么的都拿了出来,准备明日黄飘絮过来使用。吴襄看她忙忙碌碌的,就扶她坐下,“你别忙了,她一个小孩子还要学会多高深的技艺,不过是教点皮毛就行。”诚然吴襄是很想打入许院长一系的,可让自家夫人跟着这么操心,这并不是他的本意。

  红色的丝线在哪儿?余榕翻了翻簸箩,找到后就把它放在上面。一听吴襄这么说,她就不赞同,“别小看这个小姑娘,多少男儿也不如她。不是我说,你看大嫂家的妞妞还话都说不清楚,可这个小姑娘读书识字又会看人眼色,我这个大人都不如她。”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