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太美了,我不想动了,不行,我要在这树下坐坐。”赵玉笙死死拉着徐蓉的手不想挪步了。

  “没走完,墙的那边还有呢?”徐蓉拽住赵玉笙往前走。“我觉着这个比花墙更好看。先在这里看个够。”赵玉笙摇头耍赖,徐蓉无法只好陪她在树下石凳上坐下。

  她两个坐下,元倓和方大郎自然也跟着坐下。走了一阵,出了些薄汗,坐在树下石凳上,头顶是成片的花儿,一丝阳光也照射不到,凉爽舒适得很。

  赵玉笙一边惬意地歇着凉,一边眼睛四处转悠着,只觉得左右前后头顶的花儿都好看,眼睛都不够使了。可惜古代没手机,不然自己就可以拍下这难得的美景长久欣赏了。

  她这边暗自遗憾,边上徐蓉也在感叹:“笙姐儿,可惜咱们两个都不善作画,不然倒是可以将这花儿画下来。”

  赵玉笙笑道:“蓉姐姐你就别谦虚了,你画儿明明画得不错,真正画不好的是我好不好。不过,眼下你就是想画也没纸笔。”

  元倓道:“这个好办,我让婆子们即刻送一套过来就是。”他先前以不喜人多打扰为名,让下人们都避远些,包括赵玉笙和徐蓉带的人。这会子要叫人,就得走回几步扬声呼喊。

  “别别,不用麻烦。要论作画,今日来郡王府的客人当中可是颇有几个高手。”徐蓉急得连连摆手,“闺秀当中作画本事最高的当推笙姐儿的姐姐赵玉琴和胡太傅家的三姑娘。男子嘛,当属玉面公子陶季信和谢秦谢公子两人画技最佳。人贵有自知之明,今日这四人都来了,我哪敢献丑。”

  “咱们自己做自己的,又不跟他们比,你担心什么。”元倓听到后面两个名字,神色颇有些不以为然。

  京都人们评了个四公子,除了他这个诚安郡王外,余下的三个分别是工部陶尚书的幼子陶季信,前兵部尚书的嫡孙姚继广,大理寺卿谢大人的嫡长孙谢秦。

  这三人都是五官俊朗出众的人物,这三个人都比元倓大,姚继广今年二十二岁,陶季信和谢秦都是二十一岁左右。谢秦书画上头的造诣连名家都折服。陶季信书画本事也高,但更出名的却是他的棋艺。这两人都是京都有名的风雅人物,又生得俊俏,被喜好风雅的京都闺秀评为四公子之二是意料之中的事。

  姚继广眉目俊朗身形高大,十八岁就勇夺武状元,然后执意请缨去西北边关,短短三年时间就升为五品骑尉,京都闺秀中有喜好风雅的也有崇拜英雄的,姚继广被选为京都四公子之一再正常不过。

  唯独元倓,因为早年流落民间没有接受正规教育,文不成武不就地,却凭着那张小白脸以及高贵的出身太后的偏疼,愣是被闺秀们排到了其他三人之上,难免惹得好些小郎君不服。

  即便那些人不敢当面诋毁他,但久而久之那些不好听的话还是传到了元倓耳边,所以他一听到那几个老是被大家拿来跟自己比较的人的名字就浑身不舒坦。

  徐蓉不愿意,而且画一幅画得要些时间,元倓还是打消了让徐蓉当场作画的念头。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