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1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他道:“天地君亲师,人之安身立命也。书院择才,以孝为先,敬尊长,重人伦,此为第一。再者,太子入学,也要先定其趋向。概因读书不立志向,终无所成,他得有个远大的志向。

  另,读书不可一味过于庞杂,史鉴熟读,则录取无异。”

  这意思大概就是,礼节要全,还得有个很大的志向,再则便是死记硬背,也要把《史记》和《资质通鉴》全背下来,那么入门就有望了。

  作者有话要说:  这周编辑给了我一个很好的榜,所以我这周每天都会放量加更,每天一万两千字。

  我是有存稿的,而且很多时候,为了让情节紧凑,会删去很多废稿,但绝对不会注水。

  所以,无论六千还是一万二,情节绝对不会注水,只分一个章节是因为你们知道的,我是个惯犯,宝宝给我最严酷的审核,多一个章节就会多一个被锁的机会,所以我不敢放两章,情节是一样的,不要被字数吓跑啦。

  第58章 故事

  如玉估摸着伙计该要将笔墨替她捆扎好了, 起身致谢,忽而心有一动问道:“于赵夫子来说,学生立什么样的志向,您才会看重他, 才会愿意取他?”

  这就是要套点小话头出来了。赵荡陪如玉往外走着,话说的慢而耐心:“约在七八年前, 那时候我才初入书院为夫子,来了一位学生,他先天舌头出了些问题, 说话舌头卷不得弯儿,所以或者本人说的很用力, 但说出来的话,人们极难听懂。

  虽他书背的熟络,但光听他的言辞, 山正便不肯收这孩子。彼时,山正之女恰亦在旁,她颇懂些医理, 拉这孩子到旁边, 查了查他的舌头, 拿把剪刀剪断了他的系带, 从那之后, 这孩子便能正常说话。

  次年考院试,恰是我主考。当时我问他立何志向,他道:不求金榜提名, 此生唯愿娶山正之女。”

  听到这里,如玉也是一笑:“听起来怪叫人心疼的。”

  年轻小妇人的心思,恰就是这样难以琢磨,她竟觉得这是件能叫人心疼的小事。赵荡止步,忽而回头,将如玉挡在房门上,低头问道:“那你猜,我可有取他?”

  离得太近,这阔袖长衣,笑容温和的长者两目如炬,相隔不过一尺,离的太近如玉能闻见他身上淡淡的檀香味。她抵不过他的目光,低头别过眼,摇头道:“猜不到。”

  “当然要取!”赵荡道:“于那孩子来说,这是他一生的宏志。他不过是说了句实话而已。”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