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书玙看着桌案上自己练习时写下的大字,一时间心头思绪四起,十年了,自己来到这个古老落后的世界,竟然已经生活了十年。

  书玙闭了闭眼睛,静下心来,继续写手上的字。几乎每日不间断的练了整整六年,书玙的字也算是小有所成了。只是,这一世的六年时光,毕竟还是比不得上辈子的二十余年,即使书玙自己能够沉下心来,不为外物所动,可是,他的身上依然有着上辈子刻下的属于时代的印记。

  即使他不说,即使他的行事都遵从着这个古旧的时代的规则,可是,那种几乎刻在骨子里的印记依然存在,甚至随着他的逐渐长大,反而愈发鲜明起来。

  这个时代里,再也找不到第二个人,可以在面对皇帝时,举止恭顺有礼,眼眸深处却只是顺应这个时代的不得不卑躬屈膝、而非相信真龙天子乃是人上之人。

  前几日,卓尚书托人递过话来,问书玙的十周岁生日,要不要跟九皇子告个假回府一日,卓夫人也好摆上一桌宴席小小的庆贺一下。

  书玙想了想,还是婉言拒绝了。自己成为九皇子杨靖泽的伴读已经五年时间,九皇子如今已经是十二岁了,再过三年时间,九皇子到了十五岁就可以开府出宫居住,而自己这个已经安安稳稳的做了九皇子五年伴读的人,不出意外的话,剩下的三年时间里,将继续将九皇子伴读的这个身份保持下去。

  若是九皇子无心皇位,到了岁数就老老实实的出宫开府甘心做一个闲散王爷,那么书玙这个伴读倒是没什么,可是偏偏,九皇子杨靖泽和他的母亲德妃都不是甘于现状的人,对此,书玙心知肚明,到时候,自己这个卓尚书府嫡子势必会贴上九皇子的标签。

  已经过去的五年时间里,书玙在皇宫中、跟随着九皇子的时间,要远比只有逢年过节再加上休沐日才能回到卓府的时间长,不过对于书玙而言,这两处都只是居住的地点而已,都谈不上有多少归属感。

  对书玙而言,皇宫和卓府唯一的不同也不过是,在卓府里,他和现在已经十二岁的嫡姐淑瑜关系最为亲密,姐弟二人相处的时候,把那些个丫鬟婆子们轰走后,说话谈笑都极为悠闲自得。而在皇宫里,和待人接物极为爽利肆意的德妃相处起来,要远比面对眼神深沉永远维持着贤惠沉稳的处事路数的卓夫人来得轻松,至于九皇子,说句实话,反正就是陪着一个小孩子读书而已,书玙自己是个能静得下来的性子,认真读书的时候,完全可以无视九皇子的存在,换句话说,有他没他都一样……

  生日这一天,书玙的言语行事和平日里没有丝毫不同,依然是兢兢业业的上午陪九皇子读书,下午则是陪着练习骑马射箭,从练武场回来后,要先陪着九皇子去给住在怡和宫的德妃请安,然后不出意外的德妃留饭,饭后随着九皇子回自己的寝宫。

  只是在晚上回到自己的房间时,书玙有些意外的接到了卓尚书白日里托人送来的一封书信,打开一看,写信给他的人,竟是淑瑜。

  大约是小时候最初随意练字的时候养成的习惯和底子根深蒂固,即使完全不是一个教书先生给开蒙,后来书玙做了九皇子的伴读,姐弟两人就更加不在一起了,可是淑瑜的字和书玙的,仍旧极为相似。

  若非刻意,淑瑜的字从来是笔锋凌厉姿态舒展,简直是不带一丝女气。完全没有当下出身名门的千金小姐们那种柔柔弱弱、工工整整,字体极为娟秀柔美的样子。书玙也是一样,这辈子,虽然每天读书写字用的都是毛笔字,可是他在用毛笔书写时,还是免不了带上了几分用钢笔写硬笔书法时候的特点,字迹规整,笔画偏细,笔锋硬朗却流畅。

  淑瑜在信中写道,自己给书玙准备了生辰礼物,可惜他不肯和九皇子告假,自己又不愿假他人之手将礼物转交给他,无奈,只得紧赶慢赶的熬夜修书一封,一大早又爬起来赶在父亲上朝之前,求了父亲许久才请动父亲在下朝之后,将这封信摆脱皇宫里的宫人转交给他。

  看着熟悉的和自己相似的字迹,就像是看自己写给自己的信一样,书玙忍不住弯了弯嘴角,加上淑瑜信函里的言语也是极为率真开朗的,字里行间透露出的关心和俏皮看在书玙眼里,更是使得他嘴角眉梢都染上了几丝笑意。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