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1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七十年代初在黑竹沟中迷路,到现在有四十多年,可两人的样子,分明才三十多岁,最多也不超过四十岁。那个时候,他们怕是还没有出生吧?这两个人,到底是什么人,是在故布疑阵说谎,还是真的七十年代初就迷失在黑竹沟中?可这四十年来,两个人是怎么存活下来,又保持着面容没有变化的?

  一个个疑问不停冒起。看着同样茫然的两个村民,我心中一沉,他们两人是前不久误闯入黑竹沟的村民的可能性,怕是很小了。

  第二十章 雾起

  随着阿木章依与两个村民的交流,我们了解到这两个村民竟然都是一九七四年进入黑竹沟的,距今已经整整四十二年。

  让我们脊背发凉的是,两人都说是在黑竹沟内迷路了四天左右,身上携带的干粮吃完后饿得头晕眼花,好不容易遇到我们派出去探查的人才被带了过来。

  在这两人眼里,我们这群人身上穿的才算是奇装异服,还以为我们是从海外回来的。

  看两人不像是撒谎的样子,而且身上的穿着,甚至两人口袋里摸出来的一九七一年发行的两毛四分钱,都说明两个村民不是这个时代的人。

  得知真相后,两人依然一副不相信的样子,看向我们的眼光,有着深深的怀疑。那感觉就像是在看敌特分子,估计不是看我们人多而且手上还有武器的话,两个人都要马上反抗逃走了。

  过了一阵,两人的力气恢复得差不多了,看上去也精神了些,连说话口齿都清晰了许多。

  这个时候我却突然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两人除了头脸外的肤色,比起阿木章依这个现代的彝族人来,都要白皙许多。

  如果只是一个人这样也就罢了,可是两个生活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的村民,居然有着白皙的皮肤,那就值得怀疑了。

  要知道当时的山村还处于特殊的动乱年代,还没实行包产到户,经济条件可以用恶劣来形容。有的人家甚至穷得一件衣服要穿十几年,所有人在大队公社劳作,就算是习惯偷懒的人也要装装样子。那个年代的山村中,不太可能有着这样堪比现代人肤色的人。

  我朝敖雨泽使了个眼色,敖雨泽立刻心有灵犀地朝我走过来。我们一同走到一边,敖雨泽低声问:“你发现了什么?”

  我说道:“这两个人,虽然装得很像,但是他们绝对不是七十年代的人。”

  “你是说他们的肤色有问题?”敖雨泽问,看来她也看出了这一点。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