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ps:补充资料

  [1]上一章里,大食国进贡的蔷薇水,指的是巴格达的玫瑰水,那边的蔷薇花跟中国的不是同一个品种,所以杨万里那句“海外蔷薇水,中州未得方”的实情,直到明清仍是如此。另外,当时大食玫瑰水走的路线,海上丝绸之路又叫香料之路,大食商人也多活跃在广州、扬州一带。

  [2]本章中“旧港金银香”,旧港指的是现在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巨港。

  我有些内容忘了注解,大家若有感兴趣的地方可以单独留言询问

  第27章

  第二天,祁垣一早去找唐司业请了假,又匆匆往家赶。

  虎伏早已经在家等的着急了,祁垣回到院中,才发现妹妹云岚也在。

  虎伏小声解释:“昨天小姐让人给奴婢送饭,正巧看到少爷你出门。”

  因彭氏嘱托他无事不要回家,祁垣这两次回来又只待半下午,所以便没往前面去。虎伏什么都听少爷的,并不往外讲。没想到事不凑巧,昨天让人给撞见了。

  云岚寒着一张脸,没好气地看着祁垣。

  祁垣却没事人似的,笑嘻嘻地走过来给她作了个揖。

  云岚皱眉道:“大哥这是何苦?多少人千方百计地想进国子监,就为了过几月的乡试,大哥你怎么不好好在监中待着,反而出来做这些营生?”

  各地学子在乡试时必须回原籍考,而各地录取的名额都有限制,江浙一带文风兴盛,名额虽多,但比例很低,有时差不多五六十取一。所以不少人便挤破脑袋想来顺天府考试,而顺天府为了保护本地学子的应试资格,对“冒籍”一事查的十分严格。唯独国子监生比较自由,既可回原籍考试,也可在顺天府应试。

  因此每到大比之年,想方设法进入国子监的士子都格外多。今年朝廷又开例监,纳粟的标准也一涨再涨,以前几百两银子便能进国子监的,今年却是千两银子都进不去。

  祁垣虽然在国子监里,但对这些事情了解的却不多,等云岚讲完,他反倒一脸惊奇地问:“我看国子监的号房都快满了啊?怎么还来?”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