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旱情一直没有缓解吗?那边的巡抚不管?”祁垣问。

  “我之前去那边查案,曾与巡抚张大人有过一面之缘。当时张大人连发奏疏,求朝廷解粮赈灾,始终未得音讯。”徐瑨摇头,唏嘘道,“如今赈灾之事没着落,张大人反倒牵连进了冒籍案……”

  巡抚一官最为紧要,久任地方之后才可熟知利病,如今这等关头,再换官上任,黎民百姓更是苦不堪言。

  也正是因此,大理寺卿朱俨派徐瑨去登州查案,名为查逃徙的知府,实则是暗中走访,看冒籍案有无冤情。这案子虽暂在刑部,但事涉朝臣,早晚会被送入大理寺复审。

  祁垣心思通透,隐约明白了一些。只是有些心疼徐瑨,那边灾荒既重,途中又有流民匪寇,这一路恐怕很难安生。

  当夜,徐瑨让厨房整治了饭菜,仍是跟祁垣一块用饭。祁垣难得的话少起来。晚上二人仍是同塌而眠,祁垣才低声道:“你要记得给我写信。”

  徐瑨把他揽在怀里,低低地“嗯”了一声。

  “会的,我用驿递快信,寄到府里,到时候让人给你送去。”徐瑨看他只拿脑袋不停的蹭自己下巴,伸手摸了摸祁垣的脸,果真发现掌心一片濡湿。

  祁垣本来默默难过呢,这下被徐瑨发现,便使劲抓住徐瑨的手,在他掌心里蹭来蹭去,眼泪吧嗒吧嗒地掉着。

  徐瑨张了张嘴,想安慰他一下,半晌又叹了口气。

  “这一路约莫不太平,朱大人让我去,也是因为我有武艺傍身。”徐瑨道,“我自幼学武读书,求圣贤之理,便是为了报效朝廷,造福百姓。如今……哪怕先保住几员贤臣,也算不负师恩了。更何况山东本地亦有官民自救,我去看看有没有其他办法。”

  他说完轻轻叹气,无奈道,“……山东之于京师,乃是唇齿之地,漕渠中贯于山东,江淮数百万粮食取道山东,倘若那边大乱,那京师危矣……”

  祁垣也听得忧心忡忡:“既然如此,朝廷为什么还不赈灾?”

  徐瑨的喉结滚了滚。

  祁垣抬头看他,百思不得其解。徐瑨都明白的道理,朝中那么多大臣不会不懂。元昭帝好不容易夺来的皇位,就不怕引发叛乱,别人杀进京师,取他狗头吗?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