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字色:字体:[]

第53章(1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Backup site:https://i.powenwu.com
  司马炎听毕,收起怒容,暗暗点头:“有点道理。”

  “陛下既然认同,就应谨记前车之鉴,避免再出现钟会这样的人倾覆社稷。”

  司马炎听出冯话里有话,追问:“当今太平盛世,难道还有像钟会这样的人吗?”

  “那些为平定天下立过大功、威名远播四海的藩镇重臣,皆有可能变成第二个钟会。”冯没把话挑明,但像他说的,为平定天下立过大功、威名远播四海的藩镇重臣,自然非张华莫属。

  几天后,司马炎下诏,把张华从幽州召回京都任太常(九卿之一,主管祭祀宗庙礼仪)。又过了一阵,宗庙的房梁不知怎么就折断了,张华因为这点破事被罢免,从这以后,终司马炎一生,张华再无缘出仕。张华被太子党整得一蹶不振,关于他的故事暂且告一段落,直到司马炎死后,他才会复出。

  太子党危机

  一直到公元282年夏天,太子党面临着一场突如其来的巨大危机——贾充病危。

  这个为司马家族立下丰功伟绩,同时又把朝廷搞得乌烟瘴气的权臣,此时虚弱地躺在病榻上,双手哆哆嗦嗦,轻拍着床沿,嘴半张半合,喉咙里发出呜咽声,似有话要说。

  “贾公,您还有什么放不下的吗?”

  “我……怕啊……”

  “您怕什么?”

  “我怕死后……公卿肯定会给我个恶谥……”

  贾充的担忧不是没有来由,在中国历史上,那些处于权力顶峰的人,无论是重臣还是帝王,活着的时候呼风唤雨,死后功过是非任人评说。谥号,正是对他们毕生的总结。虽然不乏名不副实的谥号存在,但通常情况下,谥号尚算公正客观。不过在西晋,因为司马炎优待,甚至是纵容功臣,也的确导致很多谥号有失偏颇。

  譬如几年前,穷奢极欲的重臣何曾去世时,博士秦秀就曾仗义执言:“何曾骄奢无度,恶名传遍天下。如果生前随心所欲,死后又不受贬抑,那这世上还有什么可以约束权贵的呢?根据《谥法》的解释,名实不副称缪,肆意妄为称丑。考量何曾生前的行迹,应谥号‘缪丑侯’。”

  司马炎将秦秀的提议驳回,最后赐予何曾“孝侯”这个善谥。尽管有此先例,但贾充仍然忧心忡忡。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