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陈圆点燃这三炷香,见上面的明火不熄,便轻轻摇动,让它熄灭。这种时候是忌讳用嘴吹的。在道家仪式中,这是不敬。

  处理好香之后,陈圆走上前,先双手执香,躬身至香与额头齐平,才算拜礼毕。接着,在蒲团上,陈圆先左后右跪下,将香执于胸口前,心中默默念着什么,接着才上前将香插好——三炷香必须插直,距离不可以超过一寸。

  这个时候,站在神像前的一个中年道长,已经注意到了陈圆的举动,比起其他人在蒲团上跪了一会儿点了香往上一插就不管了的行为,陈圆的表现颇有些鹤立鸡群了。这不是标准的道家敬香的方式吗?

  上香之后,陈圆返回蒲团上,三叩而止,然后自然地直起身,右手指尖撑地,左手放在心口上,先右后左起身,再度躬身一拜,如此才算完。

  “小友是道教信徒?”看着这一套流程行云流水一般顺畅,那道长忍不住问出口了。一看陈圆的动作之娴熟就知道陈圆绝对不是随便在哪儿学来的上香方式,而是常年习惯了这么敬香才对。他在这老君阁守了多久,还真只见过陈圆这么一个举止专业的人。

  陈圆抬头看了道长一眼,随手划了个太极印的手势,算是对道长的回答。

  见了陈圆的手势,道长的表情显得热情了些,连声唤:“道友,我们一边聊聊?”倒显得像是他乡遇故知的感觉,十分世俗。但是这个时代,和尚还写书,道长还上网,这边认个亲算什么?

  跟着道长走到大殿旁朱柱下,陈圆也是乐意和道长攀谈两句的,这种遇见同行的亲切感,是在其他地方找不到的。

  “道友是哪一派的?”一上来,道长就问了。

  陈圆摇摇头:“我是师父养大的孩子,没有上度牒,算是俗家修行而已。”

  道长点点头,表示明白了。

  “我刚才看见那边有解签的,却没看见圣笅呢?东西不齐全啊?”陈圆挑起话头,说出了自己刚才观察所得。按说有神像,可以没有求签的,但是圣笅这样的东西却一定应该有才对。

  作者有话要说:直接以现实地名会有些不好处理的问题,所以本文地名都是成都周遭地名修改来的,对照如下:锦城市——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成都玉垒市——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都江堰玉垒山藤梢街——竹寒沙碧浣花溪,橘刺藤梢咫尺迷——浣花溪露寒山——青城山高风露寒,佩环挂着山花树——都江堰青城山,部分描写也是青城山实际的一些东西。但是青城山顶上的老君阁是要另外收门票钱的,坑爹。不过这里是真有高人的,只是不在大家逛的景区,住的偏一点。上百岁看上去六七十的老道,仙风道骨不解释。PS,就算你用标准手法烧香,现实里也不会有道士叫你道友让你大展身手的!

  西蜀——三国鼎立,西蜀东吴——四川,又想起高中老师说四川大学是西蜀国帝都大学了,西蜀帝大。

  关于小木棍的习俗,很多地区都有,成都这边是风湿和治腰痛的意思更重,从都江堰再往西,就是藏传佛教的范畴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