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3章(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听完镇南王的回话,皇帝欣然扬眉:“要不是你来说,朕真不敢相信执瑜执璞也能当差了?”

  镇南王含笑道:“臣不敢欺瞒皇上,也不能欺瞒皇上。”

  如果说梁山王父子以霸横出名,袁训以飞扬出名,年轻的镇南王就以谨慎出名。

  梁山王父子和袁训也不见得不谨慎,但王爷父子统帅三军,没有霸气震不住,把霸气表露的流于表面。

  袁训是谨慎的,但他生得如日光流丽,文能跟别人打赌中探花,武能

  助萧观拿奇功,对他不了解仅限于听说的人,都会认定这是一个飞扬夺目的好青年。

  相比之下,镇南王就成低调谨慎的人。

  因为谨慎,早在死第二个人的时候,镇南王就进宫回过话,言明如果防卫图有失,或者继续有人打防卫图的主意,请皇帝取消中秋城门楼子上见百姓。

  死第三个人的时候,镇南王也来回过话。动用宝珠他倒没有回话,因为王爷护卫京都,有自主调动一切可用之人的权利。而且谁也不能确定宝珠昨天就会出事,矛头由护卫图像是转到二爷身上,镇南王就事先没有回报,他是从袁训家里出来,进宫面见皇帝。

  他说的是实情,也有花花轿子抬小胖子们的意思,既然说了侯爷和二爷,小胖子们也真的不害怕,一个劲儿嚷着没带他们帮忙,为让皇帝喜欢虎父有后,为让皇帝在太后面前能尽孝心,镇南王如实并没有夸大的把执瑜执璞昨天的表现说出来。

  皇帝由衷的喜悦满面,表弟有任何的光彩,都是皇帝当年教导的功劳,是太后接来的功劳。在这里老国公站不住脚,皇帝的认承,十一岁以前还是孩子,你龙家扎的是基本功,到我太子府上才实打实的学真本事。

  听说表弟的儿子出风采,那是太后的命根子。太后还在为宫里的谣言说她偏心疼爱侄孙们生气,皇帝百般劝不好,听到这件事,可以去太后面前讨好,他大快心怀。

  镇南王离去以后,皇帝就往太后宫里来。

  太后呆住,她打心里不情愿,皇帝只顾着让母后喜欢没留神。皇帝和答应儿子们参与的袁训是一个心思,这是在京里千军万马的保护之下,身边又有护卫的人,要是落单才应该担心,他就没顾忌的往外说。

  皇帝走后,太后坐不安稳,这就命任保:“接来我看看吓住没有,要是吓住了,和他老子算账!”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