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2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二等一百名,名次略有所变化,比如原本靠后的提进来,原本靠前的被踢出去。

  林毓隽、庄继法、蓝琇、谢景行等几个在二等。

  三等一百八十名。

  王文远、林承泽、孙机、林毓贞几个被列入了三等。

  这个让林重阳很意外,他感觉按照成绩,王文远和孙机肯定应该会留京的,结果被编入了三等,他就知道朝考里面猫腻还是很多的。

  不过陆延的名次倒是提升了,这一次和赵文藻一起考入庶吉士之列。

  按照惯例,状元郎授翰林院修撰,从六品,直接入职翰林院。

  庶吉士也进翰林院,不过没有鼎甲的待遇,他们要跟着教习学习,然后由教习安排差事,三年或者六年不等再转正为修撰或者编修,以后就基本复制鼎甲路子。他们和一甲三名一样,都是将来各部堂官以及内阁的储备人才。

  考核二等的林毓隽等人,被称为观政进士,直接分派去六部、都察院、大理寺、通政司等部门实习观政,等六年一次的京察之后如果有缺就顶上,也可以外放做地方官,升职速度并不慢,至少比三等好太多。不过这些人最高能做到各部侍郎等官,要进内阁是不可能的了。

  至于王文远这些三等进士,直接外放各布政司观政,或为知县或者为州府低级官员。虽然他们是三等进士,但是出缺并不困难,是堂堂正正的榜下即用,绝对不会如其他出贡官那么困难,几十个甚至上百个人官争一个缺,谁送礼多算谁的。像林毓锋出缺,就靠着跑关系才能跑到一个实缺,否则单靠等,只怕十年也轮不到的,轮到也是什么穷地方的教谕训导之类。

  但是三等进士一般来说其前途也是看得见的,除非朝中有人帮衬,否则最高也就做到知府一类,升迁也不过是地方的变换,职务不可能再往上走,所以还是很痛苦的。

  孙机、王文远、林承泽被打入三等,这个还是很让林重阳出乎意料的,毕竟这三人都是进士出身,又不是同进士!

  大家差不多也能知道一些,朝考其实和跑缺差不多里面是有门道的——有人可以左右成绩。他不动前五十名的,动动后面的问题不大,把自己中意的或者跑了关系的提上来,把没有关系的随机押后,谁被踢到谁倒霉。

  林重阳有些难过,还是安慰他们,“也并非做到知府就是头的,当今圣上尚算英明,只要有建树,自然还是有大把机会的。”

  几人倒也看得开,王文远笑道:“重阳你别为我们难过,这样挺好的,我们也不要得陇望蜀,本来就想着中进士就挺好的,这不是也没分配到王府官儿嘛。”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