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2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冯哲原本看李固那么惊讶自己要求外放,知道林重阳没告状,还寻思收回前言,不想外放了。

  哪里知道李固却因为他如此积极外调,以为他觉悟高,想要到地方上体察民情,积累地方执政经验,以待日后晋升之用,那自然高兴得很。

  翰林院出了如此高觉悟的官员,他这个翰林院学士脸上也有光不是,李固甚至还在翰林院和户部表扬了冯哲,让原本没有什么存在感的冯哲小小风光了一把。

  所以有李固这个户部右侍郎保举,冯哲外调的期望是一定会成真的。

  当然,有人风光就有人说酸话,有人讥讽他居然不惜降调外任也要讨好掌院学士,实在是很拼的。

  比人家林修撰还会讨好。

  冯哲听了简直是欲哭无泪,一口血都要喷出三尺远去,这纯粹是他自己弄巧成拙,结果终于“心想事成”。

  他家世代都是京都人士,从未离开家乡十里远,如今却要外任,远离家乡,不是西边就是南边……

  他的痛苦,林重阳自然不会懂,因为那日讥讽了他以后就把他给抛到了脑后,集中精力办差了。

  同时京察就这样无可阻挡地来临了。

  第183章 堂审、功成

  林重阳从二月初就在吏部帮忙, 到现在也将近二十天, 已经了解许多关于京察的内情。

  今上算是勤政君王既没有特别出格的不良嗜好, 也未宠信某位奸臣没人可以一手遮天,吏治还算清明, 所以京察主要就是对官员们的考课, 并不会出现历史上某些党争激烈时候的血雨腥风。

  其中还是有水分的,比如因为吏部、都察院主持, 所以基本上吏部、科道言官们是平安无事的, 而翰林院以其特殊和敏感性, 基本也是安全的, 考满的就升,一般的也能平调, 再不济还可以留任。当然对于有些肥差来说, 在位者是削尖脑袋也想要留任的,毕竟有的衙门可以吃肉有的衙门汤也喝不到的,只能闻味儿眼红不解馋。

  二月二十三这日一早, 林重阳穿戴整齐,吃过早餐以后和伙伴们会合去了吏部,庄继法也过来跟他们一起。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