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1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哎,你也小心些,走慢点。”董漱雪看了眼董兵兵微挺着的肚子,眼神又是复杂又是欣慰,但她很快就带着冬春转身离去了。

  将近一年未见,小姑娘沉稳了许多,再也不像以前那般急躁了。

  背着二十斤米的徐婶和董兵兵又回了一趟家,这些米都是精贵之物,万一被路上的地痞流氓抢了去,那可真是哭都没处哭去。

  家里的一筒早已等得不耐烦了,守候在门口的它不安地刨了刨爪子,所幸董兵兵终于回来了。

  徐婶背着米进了灶间,她将米桶里的旧米倒进了水瓢里等着中午做饭,又将新米倒入桶里,白花花的大米看得她越发高兴,心情也不像清晨那般患得患失了,食物便是穷人生存下去的命根。

  董兵兵在一筒脖间的项圈上系上绳索,这时正好徐婶也从灶房出来了,两人一狗便继续出了门,她们还要去不远处的河湾口买些菜回来。

  眼下不过早上七八点的光景,河湾口那片小地方却已经人来人往起来。

  河湾口是这半边平民区里各巷道共用的埠头,它临近主系河流,以前素来是各船贩停靠的地方,时蔬鲜果应有尽有,不过现在船道被日军封了,摊贩的规模小了很多,只有在上海城郊种菜的人家会到这里来卖点本地菜。

  眼下正是冬日,蔬菜的种类少得可怜,不过就一些萝卜、青白菜、南瓜、红薯等应季素蔬。

  徐婶轻门熟路地领着董兵兵在里头转悠了起来,她在王太太家做了多年帮佣,看菜还价的本事很是了得,不一会儿便买齐了几个素菜。

  董兵兵利索地跟在后头付钱,她有一个专门装零钱的大荷包,里面几乎塞满了零碎的铜板角子,用来买这种价格较低的蔬菜最适合不过。

  徐婶一连报了几个她想做的菜名,又问董兵兵道:“董小姐,你看看还想买些什么吃呢?”

  “要不再买几根猪骨熬汤吧。”董兵兵看了看两边的摊子,“最近腿脚老是抽筋,想来也应该补补了。”

  徐婶闻言连忙应是,带着董兵兵朝肉禽区走去。

  这边的人显然少了很多,路面也相当空旷,董兵兵牵着细嗅着摊脚的一筒站在唯一一个肉摊前。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