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谢府内。

  郭家父子走后,姐弟两人一时陷入了沉默。

  谢莺时眼圈泛了红,嘴唇都在发着抖,却还是露出一个惨淡的笑容,率先打破了沉默:“阿暄,你饿不饿,我去给你煮碗面条怎么样?”

  谢暄叫了一声:“阿姐。”

  谢莺时的眼泪劈里啪啦地落了下来,她伸手擦了擦,哽咽道:“我没事……真的,我还想多在谢家陪你几年呢……你一个人撑着我嫁出去了也不放心,更何况,郭怀瑾并非良人……这样也好。”

  谢莺时自己在房间里坐了一天,再出来的时候就已经自己盘了头发,进宫向新帝请命,终身不嫁来继承父亲编纂前朝史的遗愿。

  楚霁端坐在小皇帝的一边,接收到小皇帝左右为难的眼神,搁下了手中的笔:“谢姑娘不必说的如此决绝,既然是谢先生的遗志,谢姑娘就去翰林院做个修编吧。虽说我朝并无女子做官的先例,也不妨为姑娘这拳拳孝心开这个先例。”

  这是从上个冬天开始京华最后一桩为人所津津乐道的大事,这一段所有的事情都跟凑热闹扎堆一样挤在一起发生的时间过去后,京城终于短暂地平静下来。

  这一年夏天,黄河一带发生了百年不遇的大旱,旱久必蝗,等到秋收的时候,黄河一带几乎颗粒无收。难民们扎堆往关内跑。沿着黄河往下游走,到处都是易子而食的人间炼狱。百姓活不下去了,就揭竿而起拉起了义军,专挑有钱的世家抢,好多中小世家都遭了难。

  北边的匈奴一向对中原富饶虎视眈眈,一见大俞遭了难,毫不犹豫地前来趁火打劫,一时间内忧外患,齐齐把国家推向了危亡的边缘。

  于人于国,天灾人祸一来就是猝不及防的灭顶之灾。

  朝廷忙于应对危局,皇室隐隐针对世家的苗头也就不着痕迹地收敛了起来,世家也装作不知道上面的心思,双方暂时开始齐心协力应对内忧外患。

  谢暄以三大世家家主的身份号召大小世家捐钱捐物安置难民,自愿把谢家的府兵归并朝廷军队开赴北境,进献攘外安内三道良方。危亡之际,皇帝夺情召正值丁忧的谢暄回朝,直接授予了丞相的位置。

  摄政王楚霁凭一己之力镇住了各有心思的京城世家,把朝中事务安排得井井有条,随后亲自挂帅出征,退敌千里,一时国中人人振奋。

  时局一乱总是容易出一些出挑的人物,一个摄政王,一个谢家家主,显然成了这段艰难岁月的定海神针,居然也生生扭转了局势,把俞国从危亡的边缘拉了回来。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