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2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当初在南诏军营看到那枚玉戒时,他自然猜到这是元赐娴为了他的安危着想,送给细居的,否则当夜两军交战不会如此轻易结束,他的和谈之词也不至于如此顺利出口。

  但他并不晓得一枚玉戒何以令南诏选择停战,再联想到元赐娴曾说过的,她和细居在黄昏时分的春野溪畔,那种一看就很有故事的初遇, 事后便不由在脑中勾勒出了十七、八种风月版本。最终得出结论:这玉戒或许是细居交给她的信物, 见戒如见人,换他无条件答应她一个请求。

  幸好事实证明, 是他想象力太丰富了。

  他略一思索, 理清了贡品背后的渊源, 弯唇笑起来, 道:“知道了,下去办吧, 把一样的卦辞再拟一份,拿给老夫人也看看。”

  翌日,元易直收到陆府送来的卦辞时,跟冯氏眼对眼叹了口气。

  这生辰八字合与不合,自然不是一家人说了算的。昨日双方互换庚帖后, 元家也已遣人算过,结果与陆时卿起先拿到的凶卦一样:男方不冲女方,但女方却是实打实地克牢了男方。

  得到凶卦的时候,夫妻俩都觉得这婚事恐怕不能成了。毕竟哪怕陆时卿再有心,陆家总还有旁的长辈在,素来笃信佛道的宣氏怎能容许这样的儿媳进门?却不料陆府送来的,明明白白是个和和美美的吉卦。

  这卜卦之事虽因天时诸由偶有细微偏差,但生辰八字是不变的死物,哪至于如此黑白颠倒?唯一的解释就是,陆时卿擅自改卦,蒙骗了宣氏。

  这下,夫妻俩便陷入了踌躇。陆时卿的意思已经很明显,便是表明了他不在乎命理与定数,但他们作为知情人,又怎能如此心安理得地将女儿嫁过去?

  元易直问:“这事还没告诉赐娴吧?”

  冯氏摇摇头。那孩子昨天高兴坏了,她哪舍得打击她。

  “的确是不说为好。”元易直点点头道,“既然子澍这孩子铁了心,咱们眼下戳穿便实在是棒打鸳鸯,左右他二人尚未成婚,就照我原先的打算,暂缓婚期,先且看看再说。”

  元易直昨日之所以要求将婚期延后再议,自然不是出于所谓“匆忙”的缘由。而是如今的大周朝形势实在太复杂了,陆时卿作为圣人最宠信的臣子,却实则不动声色地操控着朝局,暗地里悄悄扶持着郑濯,这般刀尖舔血的日子一天不结束,元易直总归不能够彻底放心将女儿交给他。只是又实在为他诚心与付出所动,便先答应了定亲。

  冯氏问道:“你昨日并不知这卦是吉是凶,便已提出暂缓婚期,可是另有顾虑?陆家那孩子有何不妥?”

  元易直稍稍一默。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