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2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至此,宋国在战国除名。

  宋国从第一位国君微子启至最后一位国君宋康王,历经三十五位君主,时跨西周、春秋、战国三个时期,长达八百二十九年。

  后世考究,它的版图最大时跨有今河南东部、江苏西北部和山东西南端之间,面积约有十万平方公里,在古代,这些地方“皆音腴之地”,可见最初的时候,周天子是真的善待殷商后人。

  那可能是最后一位善待亡国之后的天子了。

  宋国强盛的时候,经济发达,宋国人善于经商,在继承与发展殷商文化,特别是商业文化方面,功不可没。

  宋国商文化繁荣昌盛,首先表现在城市的发展。

  当时,睢水北岸的宋都商丘、济水北岸的陶丘,获水和泗水交汇处的彭城,都是极为繁荣的商业都会。

  且宋国是华夏圣贤文化的源头,处于华夏传统文化核心地位的儒家、墨家、道家和名家四大思想之发源地,被誉为礼仪之邦,孔子、墨子、庄子和惠子四位圣人皆出自于宋国。

  不过因为国破家亡,孔子、墨子、庄子和惠子四位圣人之后,也流落他国,不肯为新国效力。

  这便是后期的墨家,后来的墨家在逻辑学方面有重要贡献,开始向科学研究领域靠拢。

  墨家的主要思想主张是:人与人之间平等的相爱(兼爱),反对侵略战争(非攻),推崇节约、反对铺张浪费(节用),重视继承前人的文化财富(明鬼),掌握自然规律(天志)等。

  墨子是华夏历史上唯一一个农民出身的哲学家,墨子创立了墨家学说,墨家在先秦时期影响很大,与儒家并称“显学”。

  他提出了“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天志”、“明鬼”、“非命”、“非乐”、“节葬”、“节用”等观点,以兼爱为核心,以节用、尚贤为支点。

  墨子在战国时期创立了以几何学、物理学、光学为突出成就的一整套科学理论。在当时的百家争鸣,有“非儒即墨”之称。

  墨子死后,墨家分为相里氏之墨、相夫氏之墨、邓陵氏之墨三个学派。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