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1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那我几时能出门……”他急冲冲地问,却见崔燮神色淡淡,朝他摇了摇头:“我不是说了吗?什么时候把三礼背熟了什么时候再出门。”

  说罢便叫人引着他跟在自己身后,转身进了祠堂。

  崔家祖上是南方迁来的,族谱在迁移过程中就丢了,是高祖到了北直隶后凭着记忆写出来的,从到崔燮这一代前后只七代。

  因族谱就那么短,也没订成书,只写在一张大纸上,悬在案前。崔燮一进门便看见崔榷名字旁写着两位妻子的姓氏,前妻刘氏下面连出“崔燮”二字,而后妻徐氏的名字上已被人用极粗的笔墨重重划了一竖。那一笔墨迹淋漓,打花了下面的“崔衡”两字,不细看简直像是也被划掉了似的。

  看来倒是他把崔参议的心想得太软了,恐怕顺天府还没断了他们的婚姻,崔老爷就已经开了祠堂,把徐氏的名字划掉了。

  崔衡在他背后看到了家谱上的墨迹,看着自己名字上头一团黑墨,没有母亲的名字,连个妾生的和哥和两个姐妹都不如,仿佛是个奸生子似的。

  原先他一直自恃是嫡出,哪怕母亲被休,生他时也是个嫡妻,还觉得自己身份不差什么。直到这时候他才真正意识到徐氏被断离对他意味着什么,咧了咧嘴,忽然蹲在地上痛哭起来。

  第133章

  国之大事, 在祀与戎。

  正旦之日, 崔家那样的普通百姓要祭祖,皇家自然也是要祭祖的。成化天子亲至奉先殿祭祀, 向生母皇太后周氏行礼, 而后至奉天殿受外臣与四夷使者朝拜。

  去年刚召过府县首领官入朝朝觐, 下一次让他们进京也得三年。而崔榷这个参议并非一地牧守,只是个佐贰官, 再轮几年也轮不到他进京述职, 只会由上司带着轻飘飘一页考评到吏部考核。

  这一年既然不搞京察大计,也没有震灾、水旱奏报——只除西方有赤色流星坠落, 半天惊雷似的震响是个不祥之兆, 累得成化天子又得下旨推锅朝臣, 再没有烦心事了。天子无事操烦,教坊司更是巴结圣意,“日进院本”,年节休息的半个月日日不停地搬演时兴剧目, 正旦、元宵的庆赏剧更都是要演出新写的本子。

  搬演这些戏时, 教坊司的优伶们也都借鉴了如今京里流行的妆容和排布舞台方式, 上场都有香烟缭绕,出场退场也都靠纱幕一层层模糊淡化。通都是这样的手法,高太监陪侍着天子看戏时,见他们弄得郑重其事,好像学了什么高妙手法似的,心里不由得暗暗嗤之以鼻。

  宫外这手法, 还是他儿子兴起来的,如今他们父子都快懒得用了!

  不过元旦贺赏剧、年节间日常的杂剧、乐事做得越普通,就越能显衬出他的新戏好。高太监怀揣着一团火炭样的心思,一天天监看着钟鼓司排演,终于等到了元宵正日。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